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所長劉旭向香港文匯報表示,習近平主席訪俄期間中俄達成的一系列共識和成果顯示,中俄戰略互信得到進一步確認,訪問釋放出兩國將共同捍衛二戰勝利成果、反對單邊霸權、攜手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和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等多重信號。

中俄元首共同簽署的《聯合聲明》中提出,「中俄關係具有獨特戰略價值和強大內生動力,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制於第三方。」

劉旭指出,此前中俄間的聯合聲明強調雙方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但這次聯合聲明中新增了「也不受制於第三方」來特別強調中俄關係不受第三方影響。

這位專家認為,新增的「也不受制於第三方」具有現實意義。當前一些媒體和別有用心的勢力頻繁炒作美俄在逐漸走近,聲稱這會對中俄關係、中美關係產生影響,甚至提出所謂「反向尼克松」戰略,意圖復興尼克松式的三角模式但反向操作,試圖拉攏俄羅斯站在美國一邊,共同針對中國。而中俄這份聯合聲明中的有關內容恰恰是對此論調的有力反駁,強調中俄關係不會受到外界影響。「無論兩個國家各自與誰發展關係,都不會對中俄關係的本質產生影響。」

同聲反對濫施關稅

中俄在聯合聲明中明確提出,雙方堅決反對濫施關稅和濫用出口管制等嚴重破壞國際經貿秩序、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產生惡劣負面影響的非法單邊霸凌措施和單邊保護主義措施。劉旭指出,這是中俄針對特朗普政府悍然發動關稅戰發出的共同聲音,表明了兩國的堅決態度。

劉旭建議,當前中俄可借助經貿合作與戰略互信,進一步推動雙邊關係發展,以鞏固兩國互為信賴的鄰邦關係。

劉旭指出,中俄加強務實合作,於中國而言,可以保障能源安全,提升經濟安全水平,在美國肆意揮舞「關稅大棒」、中國在與西方緊密關聯的產業鏈中所佔份額有流失風險的背景下,有助於中國在國際市場保持穩定份額。對中俄雙方來說,能深化經濟合作,促進兩國間地方層面特別是東北邊境地區的交流。從世界層面來看,中俄合作有利於維護世界經濟秩序、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確保世界能源市場穩定。

這位專家形容,中俄是相互信賴的鄰居、協調配合的隊友、互利共贏的夥伴。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靜、葛沖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