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中美談判即將於瑞士展開前夕,受惠美國與英國達成貿易協議,提振了市場對中美談判的樂觀情緒。美元指數重回100大關,使日圓等亞洲貨幣昨相對走弱。有分析認為,在環球地緣政治的陰霾籠罩下,美國與英國達成貿易協議的消息,為市場帶來一些曙光,意味其他國家與美國可能也會達成類似協議,從而減少關稅可能造成長期損害,而在地緣政治前景不明朗下,港匯偏強趨勢或持續。亦有分析看淡美元前景,料美元5年內貶值最多2成。

美元指數重回100大關

截至昨7時,美元指數報100.452,港匯報7.7782算,雖稍為偏離7.75強方兌換保證,但仍處於相對強方的區間,至於離岸人民幣則報7.24算。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環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昨表示,美國和英國宣布達成貿易協議,從市場反應來看,這項協議對美國比對英國更重要,其中美元兌一系列貨幣上漲,而英鎊兌美元保持穩定。展望未來,他預計會有更多與關稅相關發展,而有關消息亦為市場帶來一些希望,即其他國家與美國可能也會達成類似協議,從而減少關稅可能造成長期損害。他強調倘能夠達成相關協議,美國與歐盟和中國的貿易談判,料對美國當地經濟和市場而言可能會更為重要。

港匯偏強趨勢將維持

中銀香港投資管理總經理王兆宗亦認為,美國政策反覆無常,加上美聯儲減息步伐未必符合市場預期,醞釀的悲觀情緒或會導致所謂「預言的自我實現」,他提醒投資者應警惕美國經濟有機會出現衰退情況。他亦提到,近期資金流入香港,反映部分投資者分散風險的部署,在地緣政治及貿易政策持續不確定的背景下,相信港匯偏強的趨勢會繼續維持。

美國資深投資者、Quantum Strategy 策略師David Roche,則對美國經濟及美元未來走勢抱持謹慎、甚至悲觀看法。按其預測,關稅政策可能導致美元未來幾年大幅貶值15%至20%。實際上,自美國總統特朗普重啟貿易戰以來,美匯指數已累跌8%,但他認為美元跌勢仍遠未結束,主因美關稅政策已動搖了「美國例外」主義根基,而外資對美國資產興趣正急速降溫。他又指,當美國經濟表現跑輸其他經濟體,海外投資者自然會抽走資金,意味資金從美元資產外流,此趨勢會持續打壓美匯表現同資產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