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據商務部網站消息,5月9日,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組織商務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海關總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郵政局等部門在廣東省深圳市召開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行動現場會,部署各項具體工作。

深挖幕後非法實體和走私網絡

會議指出,加強戰略礦產資源出口管制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國家對鎵、鍺、銻、鎢、中重稀土等戰略礦產實施出口管制以來,部分境外實體與境內不法人員相互勾結,不斷翻新走私出口手法,試圖逃避打擊。為避免戰略礦產非法外流、遏制走私勢頭、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同時促進合規貿易、保障產供鏈穩定,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成為當前迫切且重要的工作任務。

會議強調,各部門要聚焦戰略礦產領域,加強源頭管控,形成打擊合力,針對偽報瞞報、夾藏走私、「第三國」轉口等典型規避手法,重點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要堅持法治思維,完善行刑銜接,依法加快辦理並公布一批違法出口案件,深挖幕後非法實體和走私網絡,堅決打深打透,對不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懾。

會議要求,各部門要加強執法司法力量配備和能力建設,切實提升辦案水平和打擊成效;加快執法智能化信息系統建設,強化跨部門、跨區域執法協作;加強內地與港澳海關執法合作,形成打擊合力,確保實現國家出口管制目標,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

早在去年,針對部分兩用物項的出口管制措施已形成制度框架。去年11月15日,商務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海關總署等四部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清單》,對現有已管制的所有兩用物項進行系統整合,建立完整的清單體系和制度,暫不涉及具體管制範圍的調整。目前已實施管制的兩用物項數量僅700項左右,明顯少於主要國家和地區。

關於兩用物項出口管制的具體實踐,可追溯至去年12月。商務部加強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管制,包括禁止兩用物項對美國軍事用戶或軍事用途出口;原則上不予許可鎵、鍺、銻、超硬材料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對石墨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實施更嚴格的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審查。今年1月,進一步擴大限制,禁止對28家美國實體出口兩用物項。今年4月9日,針對美方將中國輸美產品加徵關稅提高至84%,商務部發布公告,將12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向其出口兩用物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