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豪(左二)在2017年打入公開賽決賽。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葉詩敏)李子豪曾在23歲時獲選入桌球隊潛質運動員,惟患上良性聽覺腫瘤,退隊做手術割除後休息了一年多,「但我實在很喜歡桌球,所以康復後堅持繼續打波。」他很快便恢復水平,繼續參加公開賽,「其實都已經沒有再想入港隊了,2017年打入公開賽決賽, 香港桌球教練歐志偉先生問我還有沒有興趣入港隊受訓,我當然是非常榮幸,可以有這個機會再挑戰自己,那時候我已經是31歲左右。」

運動員身份不僅是光環,亦是一套自我要求的標準,李子豪笑言打到現在已經「4張幾」,直言「香港運動員」這個身份與其說是改變,不如說是帶給他很多,「當運動員要很早訓練,要注意代表香港的言行,有助約束自己、管理自己,幫助自己的紀律。有時我會看到其他運動的前輩,例如黃金寶、好朋友麥卓賢,又或是李慧詩,看到很多人怎樣去約束自己、提升自己,在這個氛圍,也激發出自己的爭勝心。」他不諱言,入港隊後連學校和家人也為他感到光榮,「我自己也沒想過在一個不那麼容易參加大賽的新界區,能夠在元朗出到一個李子豪,我的隊友周漢文也是新界區,都是一件很開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