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明)特區政府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指出,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本地新冠病毒病的整體活躍程度持續上升,呼吸道樣本檢測陽性的比率以及污水病毒含量,均超越過去一年的最高水平。在上月27日至本月3日的一周內,共錄得31宗嚴重及經初步評估為死因與新冠病毒病有關的死亡個案,較之前一周的16宗升近一倍。
衞生防護中心發表的最新一期《新冠流感速遞》中指出,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在第十八周(4月27日至5月3日)收集的8,468個呼吸道樣本中,有11.42%即967個樣本對新冠病毒呈陽性反應,對比前一周為895個樣本(10.08%)為高,是過去52周以來的最高水平。第十九周首4天(5月4日至7日),每日新增的陽性數目介乎131個至199個。
中心在第十八周錄得9宗學校及院舍爆發的報告,涉及一間中學、六間安老院舍和兩間殘疾人士院舍,共影響52人,前一周錄得11宗爆發報告影響66人,而第十九周首4天就有10宗安老院舍和殘疾人士院舍爆發報告,共影響39人。
中心對污水進行的新冠變異病毒株監測數據,截至上月30日顯示,XDV為現時最流行的變異病毒株,佔所有經分析樣本的91.3%,KP.3佔8.2%,反映XDV在本地流行率有上升趨勢,而XDV是與JN.1相關的變異病毒株,但最新資料並未顯示XDV較JN.1和XBB及其後代譜系引致更嚴重疾病。
中心呼籲保持嚴格的個人及環境衞生,保護個人免受新冠病毒感染,並預防疾病在社區傳播。本身有健康問題或免疫力低的高危人士應採取額外措施保護自己,如前往公眾地方時應正確戴上口罩,並應在接種上一劑疫苗或感染新冠病毒至少6個月後接種額外一針加強劑以加強保護。
政府目前免費為嬰幼兒、長者及高危成年人士接種JN.1新冠疫苗,立法會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陳凱欣建議開放讓更多人免費接種,如可逐步開放給予照顧幼童的家長及外傭注射,又建議衞生署公布剩餘疫苗數量及過期日子,鼓勵更多市民接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