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中國香港單車總會主席梁鴻德被指去年巴黎奧運選拔期間,曾要求港隊運動員以「讓位」及「詐病」方式,讓多一名運動員可出戰奧運。單車總會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事件後,認為有關操作未有實行,故不會有任何懲處,但事件引起了社會關注。中國香港單車總會昨晚發表聲明,表示事件仍在處理中,將因應獨立調查小組報告,協同港協暨奧委會確定相關跟進事宜。

港隊運動員李思穎在奧運選拔中得分最高,獲女子公路賽及場地全能賽兩項參賽資格,奧委會其後通知再給港隊一個女子公路計時賽名額,但參賽選手須是同時參加奧運任何一項單車項目的運動員,惟李思穎無意參加公路計時賽。有指梁鴻德要求李思穎假裝放棄公路賽,讓給得分排第二位的梁穎儀補上。而梁到巴黎後「詐病」,由李思穎重新參加公路賽,梁則可出戰公路計時賽,惟有關提議被拒絕而告吹。

單車總會接獲投訴後,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事件。調查報告指,兩名運動員未有被施壓,李思穎亦沒有遵循建議,故不作任何懲處。由於事件引起廣泛關注,港協暨奧委會前日表示進一步要求單車總會提供更多資料及解釋,以釐清事實及裁決理據,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亦要求港協暨奧委會向總會跟進。

單車總會昨晚在聲明中表示,去年12月收到相關事宜匿名投訴,總會執行委員會就指控展開調查及討論,今年2月26日委派獨立調查小組進行調查,相關調查報告已於上月1日呈交執行委員會及港協暨奧委會審閱,事件仍在處理中。

總會對遴選事件過程中由於時間倉促及溝通不足而造成持份者產生誤會或不安謹此致歉,並將因應獨立調查小組報告,協同港協暨奧委會確定相關跟進事宜。

現擔任單車教練的單車總會前執委仇多明對香港文匯報表示,之前的調查報告若未夠完善,港協暨奧委會要求提供更多資料實屬合理。

他認為,事件主要出於選拔制度,以往教練可因應運動員的強項作出選拔,但現時選拔機制較着重運動員獲得的總分,以得分最高者出賽,惟每個運動員有自己的強項,如梁穎儀適合公路計時賽,但在得分制下未必能出線,故認為應加強教練評分的比重,以選出不同項目最合適的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