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僖)根據破產欠薪保障基金委員會周年報告顯示,破欠基金2023/24年錄得近3.5億元盈餘。截至去年3月底,該基金累積盈餘為73.18億元。工聯會立法會議員梁子穎指出,隨着強積金對沖機制取消,破欠基金的角色更為重要,但主要資金來源是企業供款,他促請政府檢討申請機制避免被仍有財力的企業濫用,若清盤前涉及欺詐或轉移資產,負責人可能需承擔民事或刑事責任。
大律師陸偉雄指出,一間公司清盤不只是該公司的事,若要申請破欠基金,股東就脫不了關係,「公司未清盤前,究竟有沒有股東或任何人士,做了不當或違規的行為。(員工)現階段通常不是入稟法庭,我們應向清盤人進行申索,日後待清盤人變賣資產後,看看是否有能力償還。」
工聯會飲食業職工總會主席林千國指出,每年4月至6月為傳統飲食業淡季,憂慮飲食業在不景氣下,或引發裁員及結業潮,促請香港特區政府多派發餐飲消費券,刺激餐飲業復甦。該會會務主任招冠聰坦言,對市道感擔憂,「年初會員跟我們分享,年中一定會有出現無薪假情況,擔心中式酒樓生意額不好,大家消費習慣不同,有機會對中式餐飲業有比較大衝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