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紐約出席中國向聯合國贈送「和平尊」儀式。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出席。 資料圖片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永不稱霸不擴張不搞軍備競賽

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紐約聯合國總部陳列着一件中國藝術品,高約165厘米,以景泰藍工藝製成,鮮艷的中國紅底色上飾有傳統吉祥紋樣,熠熠生輝。

2015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這座「和平尊」贈送給聯合國,以紀念聯合國成立70周年。習近平主席在贈送儀式上發表講話指出,「和平尊」傳遞了中國和中國人民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圖共贏的願望和信念。

十年後,習近平主席即將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這不僅承載着厚重的歷史意義,也再次彰顯習近平主席心繫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天下情懷。

中國始終熱愛和平,崇尚和諧。當今世界變亂交織,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面臨新的挑戰。習近平主席對和平有着深刻洞見,始終堅定不移地推動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

習近平主席說,歷史是一面鏡子。以史為鑒,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對和平不懈追求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歷史告訴我們,戰爭好似魔鬼和夢魘,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和痛苦,必須高度警惕;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必須精心維護。」習近平主席指出。

習近平主席多次重申,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範圍,不搞軍備競賽。

綿延數千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習近平主席思考戰爭與和平這一重大問題的重要哲思源泉。

2018年6月,習近平主席在北京會見來訪的時任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時,引用在中國廣為流傳的名句——「自古知兵非好戰」,表達對和平的珍視。

習近平主席不僅對戰爭與和平有着深刻理解,他還有着深沉的英雄情懷。他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2014年,中國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從2014年起,習近平主席每年在紀念日都會來到天安門廣場,出席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緬懷英烈。

高舉多邊主義火炬

在習近平主席領導下,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不斷鞏固和發展同各國的友誼和夥伴關係。

當前,霸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世界面臨的挑戰和不確定性增加。習近平主席將多邊主義比作能夠照亮人類前行之路的火炬,深刻指出:「世界上的問題錯綜複雜,解決問題的出路是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世界各國要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習近平主席明確指出:「要弘揚多邊主義,其核心要義是,國際上的事應該由大家商量着辦,不能由一國或少數幾個國家說了算。」

習近平主席堅定倡導真正的多邊主義,引領中國在解決地區和全球熱點問題上發揮建設性作用。

為推動早日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習近平主席提出「四個應該」,強調各國主權、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尊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都應該得到遵守,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都應該得到重視,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都應該得到支持。中方通過穿梭外交努力斡旋推動和談,並同巴西等全球南方國家一道發起成立烏克蘭危機「和平之友」小組。習近平主席同樣致力於推動中東地區實現和平穩定。在中方斡旋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於2023年3月宣布同意恢復中斷七年的外交關係。在沙伊北京對話前的幾個月內,習近平主席分別同兩國領導人進行了會談。

習近平主席指出,「人類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體」,倡導各國走出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共贏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

實現世界持久和平是人類的夙願。習近平主席形容可持續發展是破解當前全球性問題的「金鑰匙」,為此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為促進各國共同發展搭建廣泛合作的橋樑。

目前,中國向160多個國家提供發展援助,同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把支持全球南方發展振興作為全球發展倡議合作的優先方向,創設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助力發展中國家現代化建設。

「中國通過這些倡議與其他國家分享發展經驗,有助於促進共同發展。」盧旺達經濟分析師斯特拉頓·哈比亞利馬納說,「這些舉措以人為本,有助於緩解國家間的緊張關係。」

推動完善全球治理

當前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明顯滯後,全球南方代表性和發言權未得到充分體現。中國認為,只有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在全球治理體系中得到更加有力的體現,全球發展才能更加平衡,世界和平的基礎才會更加堅實。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為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提供了重要的全球公共產品。

「中國力量每增長一分,世界和平希望就增多一分。」習近平主席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