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對學術研究熱情 發掘自身興趣志向
跨學科和個人化教育是全球高等教育的趨勢,一大原因在於社會各界對於能運用跨學科知識尋求突破、創新的人才需求日增。香港浸會大學自2022年起推出跨學科課程 ——「文理及科技學士(榮譽)自訂主修」,集合跨學科及個人化元素,培養學生對學術研究的熱情,以及解決現實世界複雜議題的創造力,讓他們跨越傳統的學科界限,探索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方法。該校課程主任及新聞系助理教授張引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入讀課程的學生需要擺脫過往應試教育的被動思維,主動發掘自己的興趣和志向,並建議學生多關心社會和時事議題,並在面試時積極主動分享個人想法,清晰、有邏輯地表達對不同新聞事件、社會問題、全球挑戰的觀察和思考。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
根據大學聯招網站資料顯示,此課程在2025/26學年設15個學額。在2024/25學年,課程共收到760份聯招申請,取錄15人,平均約50人爭一位。張引表示,課程的報考人數和錄取分數持續上升。2024年透過大學聯招錄取的香港中學文憑試考生平均分為18.07分。在獲取錄的申請者中,有73.3%人將此課程放在組別A的志願,其餘皆為B志願。
具領導才能多參與課外活動者「加分」
2025 年錄取的計分方法為最佳五科,英文科成績將按125%加權計算。所有A、B志願考生均須參加面試,並遞交個人陳述,以展現其主動學習的能力、個人興趣和發展志向。如學生具有較佳的領導才能或豐富的課外活動經驗,更容易在錄取過程中脫穎而出。
張引指出,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強大的學習能力是自訂主修課程對學生的基本要求,課程會比傳統學科更看重學生的時事觸覺,需要學生主動識別現實的社會問題和全球挑戰,從中分析自己需要學習哪些學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因此他建議學生多關心社會和時事議題。
由於科技、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在急速變化,張引指就業市場和企業對人才需求不斷演變,使傳統的行業界限愈來愈模糊,新的行業和職業不斷湧現,「自訂主修課程結合文、理和科技多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強調實踐經驗和項目導向的學習,跨學科設計能培養學生融合不同領域知識技能的能力,在各個行業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為未來的事業發展帶來更多可能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