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傲冬 民建聯秘書長

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日前首次引用《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以「處理潛逃者資產」的罪名,拘捕國安逃犯郭鳳儀的父親郭賢生及兄長郭海誠。此案為條例實施後首宗針對「指明潛逃者」資金鏈的執法行動,標誌着不斷完善的法律條例擴大了當局的執法依據,讓違反國安的行為即使涉外亦無所遁形,彰顯了特區政府打擊反中亂港分子的決心。

據傳媒引述,郭父等人曾赴海外密會郭鳳儀,調查發現郭父在返港後涉嫌協助處理郭鳳儀在港保單並提取約10萬元現金結餘,而郭兄任職保險公司,涉嫌利用職務之便參與操作。在本年初,郭父曾向保險公司提交表格,上面寫有郭父和郭鳳儀的簽名。

自2023年7月郭鳳儀被懸紅通緝,至2024年12月保安局將其列為「指明潛逃者」並實施四大禁令,包括凍結資金、限制不動產交易、撤銷特區護照等,執法機關已形成「通緝—列名—追責」的完整鏈條。根據《條例》,向潛逃者提供資金或協助處理資產屬嚴重罪行,最高可判監7年。此舉不僅彰顯警方「有案必追」的決心,更通過凍結海外反中亂港分子的經濟來源,直接瓦解其活動基礎,案件揭示了香港國安法域外效力的實質化。

郭鳳儀現年28歲,在中五留學海外期間多次匿名在網上發起全球登報行動。在2019年黑暴時期,郭鳳儀在紐約成立「Hong Kong Student Advocacy Group at NYU」,利用學生身份在海外策動反中亂港活動,並組織留學生進行所謂「反華」活動。該組織被指宣揚「港獨」思想,煽動分裂國家。

在2021到2022年間,她加入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反華組織「香港民主委員會」(HKDC),並擔任執行總監一職。此後,她以HKDC核心成員身份頻繁參與國際反華活動。其間策動「香港峰會」,邀請FBI講解「中國間諜活動」,並在美國國會聽證會要求制裁香港的法官及檢控官,推動《香港經貿辦認證法案》,企圖撤銷香港駐美經貿辦特權,損害香港經貿地位和削弱香港的國際地位。同時,她也多次出席海外會議及活動,公然乞求外國政客和官員對中國及香港特區實施所謂「制裁」、封鎖或其他敵對行動。

在被國安處通緝後,郭鳳儀仍持續在海外推動多個反中亂港活動。她多次乞求美國反華議員通過立法手段為亂港分子提供所謂「人道救援」,試圖干預香港司法程序。她還利用拜登政府申請「暫緩強制離境」的庇護,同時申請政治庇護未果,顯示西方只是將其當作「消耗性棋子」的實質。在2025年5月,她在英國參與抗議中國在倫敦興建超級大使館的示威活動,繼續煽動國際對立。

其實郭鳳儀的父母早在2023年8月就被帶走問話,調查他們是否有與郭鳳儀存在任何形式的聯絡和金錢往來,這顯示執法部門長期監控潛逃者的家族動向。當事人雖聲稱「不悔不忘」,但如今其家屬亦因觸及法律紅線面臨法律的裁決,令海外亂港分子陷入「眾叛親離」困境。郭鳳儀過往雖通過眾籌、社交賬號訂閱費等獲取資金,而本案開創性地打擊保險資產處理,預示當局執法的依據不斷擴大,可以延伸至金融等隱蔽領域。

正如行政長官李家超強調,「國家安全罪行極其嚴重,特區政府必定追究到底」。本案不僅是對郭鳳儀犯罪集團的精準打擊,更體現了香港國安體系的三重升級。在法律層面上顯示了香港的法治體系正在不斷完善,從香港國安法到《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形成了「域外管轄」的嚴密網絡;在執法層面上,國安處採取了「資金溯源」,再到「國際協同」的組合拳,破解了海外亂港分子企圖「隔空作案」的難題;在社會層面上,通過先前對亂港勢力的執法與普法宣傳,加上此案開創性的執法手段,不斷強化市民對香港國安法的認知,還可以有效撲滅海內外反中亂港的勢力,以免死灰復燃。更重要的是,案件亦展示了中國在面對危害國安行為絕不姑息,並對外部勢力干預香港的行為作出強力警示,任何危害國安的行為,終將在完善的法律體系與堅定的執法意志下無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