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少康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惠州社團聯合總會主席
美國政府挑起的關稅戰硝煙衝擊了全球供應體系,擾亂了多邊貿易秩序。期間,美國對香港加征了145%的關稅,簡直離譜!香港是「零關稅自由港」,過去十年,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達逾2700億美元,可它現在卻「癲狂」到向香港加稅?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貿易摩擦,也不是單純的貿易分歧,而是赤裸裸的政治操弄,是光天化日下的明搶霸淩。
越是混亂的局面,越需要冷靜的頭腦。事實上,2024年香港產品出口至美國的貨值佔香港出口總值僅為0.1%,而美國在香港整體貨物出口的市場佔比也只有6.5%,香港對美國的依賴程度非常低。面對美國濫施關稅,特首李家超表示將在七個方面加強力量,予以應對,包括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深化區域合作、加快產業升級轉型、吸引高端人才、推動國際金融合作、吸引更多企業和資金進駐香港、向業界提供支援等等。這些舉措,有些是香港一直在貫徹落實的,有些是應對新局面而提出的。細細查看,特區政府公布的系列舉措,都不是訴諸于口水罵戰式的辭令,都是踏踏實實的正事。不論美國如何興風作浪,我們都要認真做好自己的事情,練好自己的「內功」。
香港的確有無懼貿易風浪的底氣和信心。香港是大灣區的核心引擎之一,香港製造或經由香港進口的產品一直擁有內地的廣闊市場作為支撐。香港與內地的經貿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利益匯合點持續擴大,內地目前是香港最大的出口市場和進口來源地,也是香港最大的交易夥伴,佔香港商品貿易進出口的一半以上。香港全面零關稅及貿易不設限制、便利及低成本的通關制度、完善的法律保障及高度開放的金融市場等自身優勢十分顯著且不斷強化。2024年英國倫敦發布《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香港的總排名提升了一位,現位居第三,僅次於紐約和倫敦;加拿大發布世界自由經濟度報告,香港在165個經濟體中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香港目前是亞洲最大的跨境財富管理中心,吸引全球頂級資產配置源源湧入。香港還掌握許多持續釋放增長效能的政策工具,例如如火如荼的北部都會區,區內已開展多項大型發展專案,對接國家的發展戰略,改良香港的經濟結構,為香港下一個時期乃至長期發展奠定基礎。以上所有,都是香港應對一切艱難險阻的底氣和信心。
這一場關稅風暴還不知道會怎樣演變,也不知道會持續多久。只有在戰略上藐視敵人,我們才不會被敵人的氣焰所嚇倒;只有在戰術上重視敵人,我們才不會犯麻痹輕敵的錯誤。反復錘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沒有誰能擾亂香港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