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堅 椽盛資本投資總監

由美國發動的全球貿易戰已逾一個月,市場高度關注中國海關總署將於本周五(9日)發布的4月進出口數據,市場預計貿易戰將拖累中國出口。儘管如此,內地交通部近期的數據顯示,中國4月港口的實際出貨量似乎並未受到關稅戰影響。

根據國家交通運輸部周二(6日)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27日的一周,全國港口共處理貨櫃670萬個。若轉述彭博據上述數據的計算,這項數據按年增長7%。此外,再根據彭博的分析,由於海運佔中國對外貿易運輸的絕大多數,這組數據預示着即將於周五公布的4月出口數據仍將表現堅挺。

另一邊廂,4月份中國的空運表現同樣穩健。截至4月27日的四周內,國際貨運航班數量按年激增30%。估算這很可能受惠於希音和Temu等電商平台期間銷售激增,兩家電商平台趕於今年5月2日小額包裹免稅政策終止前出貨。

按照彭博作調查的經濟學家預估,中國4月出口將按年增長2.5%,若果4月出口表現實際如是,雖然較3月的12%增幅呈現顯著放緩,但在美國大幅加稅的背景下仍實屬不錯的表現。然而,中美貿易的實際流量已下滑。若根據彭博船運追蹤數據顯示,近期停靠中國港口並駛往美國的貨輪數量已從4月中旬的73艘驟減至當前的47艘。值得留意的是,上述海運和空運的官方數據發布時間已延後近一周。

製造業外需訂單趨收縮

事實上,中美關稅戰於製造業的影響已逐步浮現,國家統計局的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按月下降1.5個百分點至49,當月於早前連續兩個月擴張後重陷收縮區間。當中,反映外需的新出口訂單指數驟降至44.7,屬2022年12月以來低點。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未持有上述股份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