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要做到分散投資也需要時間,預計未來一段時間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儲備資產。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金管局:縮短美債年期 擴大非美元資產投資

受惠債券、港股及外匯投資大賺,香港外匯基金今年首季投資收入672億元,按年增7.8%,扭轉去年第四季203億元的虧損。今年第二季起,美國挑起的關稅戰重燃市場對通脹及環球經濟衰退的憂慮,資金逃離美元資產,投資環境變得更為複雜。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昨日表示,近年已陸續將外匯基金投資組合分散至非美元資產,包括人民幣、歐元、日圓和英鎊等,投資類別也分散至私募投資等,基金內「支持組合」和「投資組合」的美元資產已經由90%以上,降至約79%,同時亦將美債的投資年期縮短,加強防禦性部署。 ●香港文匯報記者 殷考玲

外匯基金今年第一季表現,香港股票按年轉虧為盈,錄得164億元收入;債券收入錄得406億元,按年升61.7%;外匯收入則為130億元,按年由虧轉盈;其他股票虧損28億元,按年由盈轉虧。金管局於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的簡報會文件指出,今年第一季投資環境變得更為複雜,利率方面由於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其他央行則逐步降息。投資者對風險較低的資產需求增加,美國國債收益率普遍下跌,其中10年期國債收益率第一季下跌36個基點至4.21%。

美元資產由佔90%降至79%

金管局續稱,全球股市表現不一,標普500指數繼2月創下6,144點的歷史新高後,受通脹擔憂加劇和地緣政治緊張拖累,於3月跌入回調區域,整季下跌4.6%。相反,歐洲市場受惠於企業盈利向好和擴張性財政政策等因素,股市上揚。在中國促進國內消費和人工智能的政策提升投資者情緒,亦帶動香港股市反彈。匯率方面,受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引發經濟增長憂慮,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普遍轉弱。

余偉文提到,外匯基金內美元資產已降至約79%,現時已不斷縮短持有的美國國債年期以作防禦性部署。然而,外匯基金部分投資需要用作支持貨幣基礎,所以仍需要持有流動性高的美元資產。他又稱,目前美債仍是流通性最高的資產,而且各央行儲備亦有近七成是美元計價,要做到分散投資也需要時間,所以他預計未來一段時間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儲備資產。

4月投資環境急劇轉差

第一季香港股票按年轉虧為盈,錄得164億元收入。余偉文解釋,港股第一季受惠人工智能熱潮及內地推出的支援措施,吸引資金流入從而帶動港股累升約15%,是環球最好表現的市場之一,惟後續的表現要視乎關稅、內地政策、新股市場表現等因素。

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則表示,全球宏觀經濟環境受到美國貿易和外交政策不確定,影響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導致4月投資環境急劇轉差。他續指,如果貿易戰持續會對全球貿易造成重大損害,或會推高全球通脹,從而影響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加上貿易衝突有可能導致地緣政治局勢升級,令到市場波動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