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毓偉 立法會議員 青年發展委員會副主席
106年前,中國廣大青年以「救亡圖存」的愛國情操,掀起一場重要的民族覺醒運動,為中華民族注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等先進觀念。一個世紀過後,當全球再次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政經環境陷入複雜而多變的動盪下,「五四精神」依然值得香港青年效法和傳承,從而幫助他們在不斷變化的時代潮流中站穩陣腳、施展抱負,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挺膺擔當,作出貢獻。
隨着《青年發展藍圖》公布以及系統性愛國主義教育推展,香港青少年無論對國家發展的認識和了解,以至家國情懷均與日俱增。然而,若要深刻加強青年人於「一國兩制」實踐和國家建設發展中擔當的角色,我們一方面要持之以恒推進愛國教育,另一方面亦要深化香港與內地青年的雙向交流,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旗幟下共同奮鬥。今年將啟用的青年驛站,正是為青年加深交往提供空間和契機。
香港青年加深認識祖國只屬第一步,往後更要積極推動青年人踐行國家賦予的重任,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共建「一帶一路」,助力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同時亦應發揮香港「超級聯繫人」角色,成為全球化下文明交流的橋樑,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香港力量。當香港青年與國家同心同向同行,他們自然也能以實際行動維護國家安全,守衛民族尊嚴,屆時自可將個人成長成才與香港由治及興、與國家前途命運緊密結合起來。
香港擁有5所世界百強大學,香港青年享有優渥的教育條件,同時富有創意和國際視野,只要敢於突破傳統思維、勇於探索未知領域,在科技、文化以及社會各個創新領域貢獻更多力量,打造敢為天下先的社會氛圍。透過擴大支持青創企業、支援青年專才和年輕科學家,社會活力將進一步激發,同時也可推動更多青年人在數碼經濟、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上領跑,令他們成為香港產業發展和轉型的先進力量,配合國家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步伐。
回望歷史,五四青年以熱血喚醒了民族意識,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中國式現代化打下基礎。展望未來,儘管世界處於不穩定狀態,但只要香港青年傳承五四火炬,就能夠以自強不息、勇於創新、積極進取、不斷求真的態度發光發亮,肩負起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作為青年工作者,筆者期望社會能以「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興,則香港興」為旨,為青年提供更多機遇,並且重視青年人的意見和福祉;亦期望特區政府可持續為青年工作、青年政策,以至青年群體、青年現象作出調研,與時俱進更新《青年發展藍圖》,打造香港成為青年發展型國際城市,使青年力量成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以及香港由治及興的中流砥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