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勤 立法會議員
4月27日,港鐵工程車又出現故障,導致東鐵線服務受影響約7小時。這是3個月內港鐵東鐵線第二次發生同類事故。作為市民日常出行及跨境的重要幹線,東鐵線服務受影響範圍十分廣泛。港鐵須盡快從應急機制、人力配置、機械可靠性三方面展開檢視,進一步優化應對機制,減少故障風險,保障鐵路穩定運作。
跨境幹線影響廣泛
事實上,港鐵營運質量長期保持世界一流水平,列車準點率常年保持99.9%以上。東鐵線方面,隨着月台閘門全線落成啟用,以往因人、物跌入路軌延誤服務的事故亦有所減少。在疫後復常通關後,東鐵線亦因應乘客需求,於繁忙時段加密班次,有效承擔起市民、旅客跨境出行的幹線功能。
與此同時也須關注到,香港與其他城市在交通配置上的差異。相比鄰近大型城市及國際都會,香港市民出行高度依賴公共交通網絡。根據特區政府數據,2023年平均每日有約1,148萬人次乘搭香港公共交通工具,而乘搭港鐵和輕鐵的每日平均人次則超過500萬人次,佔比接近五成。可以說,一旦港鐵發生事故致列車延誤,都會令廣大市民的生活出行受到影響。
今次工程車事故幸而發生於出行低峰時段,且港鐵全力維持有限度服務,因此市民受影響程度相對較低。但若類似情況發生於工作日或五一黃金周假期,不僅將打亂市民及旅客的出行計劃,更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有數據顯示,內地五一黃金周期間,5天共錄得91.3萬內地旅客人次來港,其中大量旅客需倚賴東鐵線過境。東鐵線是港鐵網絡中唯一的跨境鐵路幹線,確保其暢順運營至關重要。
盡力確保幹線穩定
東鐵線今年兩次工程車事故均導致服務中斷約7至8小時,對於承擔新界東居民通勤及跨境客流雙重重任的鐵路而言,這樣的表現難言理想。港鐵應深入檢視應急機制,探索縮短事故處理時間的可行方案。特區政府亦可考慮調整現有服務中斷罰則,強化事故的嚴重性認知,促使港鐵公司強化風險管控。
此外,港鐵須徹查事故成因,明確責任是屬於人為操作失誤還是機械故障,同時全面檢討現行運營維護流程與人力配置,盡最大努力降低事故發生概率,尤其須確保工作日及重大節假日的運營安全。針對工程車連續故障問題,港鐵應立即對全線工程車輛進行徹底檢查,排查潛在缺陷並加速設施維修。據港鐵資料,2月發生故障的工程車,已經服務東鐵線約20年。港鐵亦應考慮對相關工程車進行更新換代,並考慮引入更多元化的供應商和車型,以分攤出現事故的風險。
鑒於事故造成的廣泛影響及潛在安全隱患,筆者除向立法會大會提交緊急質詢申請外,亦致函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敦促召開特別會議研討提升港鐵服務質素的措施。東鐵線的可靠性不僅關乎市民日常出行,更作為香港對外窗口影響旅客初印象。隨着新發展區人口增長及旅客人數上升,港鐵唯有持續優化營運水平,方能彰顯香港公共服務的高效與優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