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受美國大型連鎖零售商沃爾瑪、Kmart等要求中國工廠恢復供貨帶動,目前物流業務有所恢復,有從事海運的物流公司目前業務恢復了七成。然而從赴美集裝箱運價近乎腰斬的情況看,美國高關稅的影響仍不容忽視。
最近在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徵收高達145%至245%關稅後,大量中國出口企業和美國進口商紛紛暫停業務,一直在等待和觀望中。不過,在美國大型連鎖超市沃爾瑪、Kmart等貨架許多商品被搶空和漲價的影響下,沃爾瑪、Kmart表示願意自付關稅,要求中國企業重新供貨。
長期從事美國海運業務的深圳市中進國際貨代總經理唐毅表示,美國業務佔公司業務三四成,之前美國業務大跌了70%,現在受美國零售商要求恢復供應的支持,目前美國業務大約恢復了70%,但客戶為中小散客,不過,公司已經度過了之前恐慌和觀望期,目前公司團隊心態穩定。
他說,目前一些客戶進行高關稅下的整體成本核算,看如何消化高關稅。很多中國賣家利潤還是不錯的,也有空間給客戶補貼一些關稅,中國商人的韌性很大。「據說零售巨頭大宗貨物還在進一步磋商中,他們的貨量大、合約嚴謹,交易雙方還在博弈當中。」
高關稅下集裝箱運價近乎腰斬
記者採訪了最近參加深圳禮品家居展的從事行李箱和背包設計生產的江蘇洛克蘭經貿發展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李煒,他表示,目前儘管有零售商恢復進口中國商品,但是公司的出口仍然未恢復至加徵關稅前,正大力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儘管剛開始不容易,但是市場需要培育,未來就會逐步開花結果。
事實上,美國高關稅對中國出口的影響,可從集裝箱運價方面了解一二。截至4月30日,上海航運交易官網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為1,340.93點,對比去年12月的2,500點,目前集裝箱運價下跌了46.36%,近乎腰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