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陸雅楠)中大和中大(深圳)合作推出的「航天科學與地球信息學及X雙主修課程」為四年制課程,突破傳統教育框架,結合兩校優勢資源,為學生提供獨特的雙城學習體驗。經中大錄取的學生將以航天科學與地球資訊學為第一主修,並在工程學、理學或社會科學領域中,根據個人興趣選讀由中大或中大(深圳)提供第二主修。選讀的方向包括航天工程、地球與氣候科學、新能源科學、太空物理學、資料科學等前沿領域。課程特別安排學生在香港及深圳兩個校區各修讀兩年,充分利用兩地的學術資源與區位優勢。

中大常務副校長潘偉賢表示:「透過此全方位跨學科課程,希望幫助學生深入認識太空探索與地球環境之間的複雜關係,並在遙感、地理空間信息分析及機器學習等不同領域中獲得專業知識。課程的另一特色是能協助學生掌握香港和深圳的機遇,有利於未來的事業發展。」

獲中大錄取的學生將註冊為中大全日制學生,在深圳校園學習期間無需另行於中大(深圳)註冊,與此同時香港註冊學生只需繳付中大學費,即可享用兩校資源,中大(深圳)學生同樣適用對等安排。學生可以參加所屬校園(保送校園)舉辦的學術交流項目, 惟須注意在學術交流活動所獲得的學分是否可以轉移到中大或中大(深圳)的課程。大學會協助學生制定良好合理的學習計劃。透過統一的修課模式,同屆學生可一起學習並建立人際網絡。

確保獲「在學·在職計劃」有薪全職機會

另外,課程確保學生可獲得中大「在學·在職計劃」的有薪全職工作機會,透過大約六個月至八個月的寶貴有薪工作經驗及中大的客製化課程,在獲得學位的同時,也有培養技術軟技能、行業洞察力和專業網絡的機會。

畢業生將獲得入學校區的學士學位(如在中大錄取,會獲頒航天科學與地球資訊理學士),雙主修專業均會列明在成績單與畢業證書上,未來可選擇在航太機構、環境顧問公司、地理資訊系統(GIS)企業、政府部門等單位就業,或繼續在地球與行星科學、太空物理學、氣候科學等領域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