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各旅遊景點五一黃金周也迎來大量旅客,而內地近年在科技應用方面已形成多維度的人流疏導策略,結合智能監測、數據分析、預約系統以及沉浸式體驗等技術,有效提升管理效率,並優化遊客體驗,如多地景區也通過AI(人工智能)分析監控的畫面,自動識別人流密集區域並發出預警,以進行人群管控和疏導。
安徽省黃山景區的旅遊官方平台,2020年透過運用大數據、物聯網、雲端運算和視覺化等技術,優化分時預約功能,遊客可自主選擇入園時間,進行線上實名預約,並透過掃描預約二維碼或刷身份證入園,節省排隊時間。該景區並利用中國聯通技術實現未來1小時人流預測,將信息推送至遊客端和管理平台,幫助提前規劃分流路線,遊客透過「中國黃山」微信小程式,便可在160.6平方公里的景區內隨時隨地導航定位,並透過AR掃視周圍環境、查看沿途客流。
讓遊客選擇最佳遊玩時間
江蘇智慧文旅平台則涵蓋全省景區、鄉村旅遊點和文化場館等資訊,並在微信平台推出小程式,提供查看實景、訂購項目、預約場館等功能,且有即時客流數據及各景區承載量,結合天氣等訊息,透過模型演算法給出景區遊玩舒適度評估意見,令遊客可提前預判景區客流高峰、低谷時段,避開人潮高峰,選擇最佳遊玩時間。
此外,內地景區近年普遍採用線上實名預約形式,如北京故宮、九寨溝、黃果樹景區、都江堰、峨眉山、青城山等景區已關閉線下售票窗口,購票信息以短信方式發送到手機上,遊客可憑短信中的二維碼掃碼入園,且實施購票實名制,以保護景區人流量不超過上限,平衡假期過度集中的旅遊消費,遊客也無須排長隊等待入園,提升遊客體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