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港多家中小學學生及青少年團體成員聚首灣仔金紫荊廣場參與升國旗儀式,紀念五四運動106周年。香港青少年是「一國兩制」事業的傳承者、實踐者,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接班人。國家及特區政府為香港青年發展搭台鋪路,給予全方位的支持保障。香港青年須充分領悟「五四精神」的核心要義,錨定自身的發展目標,將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結合自身專業所長與國家發展所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國家高質量發展貢獻「新生」力量。
「五四精神」是憂國憂民、熱愛祖國、積極創新、探索科學的愛國主義精神。106年前,五四運動打破封建禮教桎梏,喚醒民族覺醒意識,開啟了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新歷程。百年薪火相傳,包括本港青年在內的一代代中國青年始終以「國家所需」為奮鬥坐標,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懷挺膺擔當,投入到國家現代化建設、民族復興的偉業中,並在諸多領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今天國際形勢複雜嚴峻,地緣政治博弈加劇。國家正處在加快轉型升級、奮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香港也正在加快推進由治及興,全力鞏固提升競爭優勢。站在新的歷史節點,香港青年更需賡續「五四精神」內核,服務國家戰略,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香港國際創科中心打造等實踐中奮勇爭先,助力國家在變局中開新局、於競爭中育先機。
青年的使命,從來都同時代緊密相連。近年來,香港與內地在交流合作、人才互通、民生共融、科技協同等方面不斷深化,香港青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去年香港首次有載荷專家入選國家第四批預備航天員,標誌着香港正式融入國家載人航天體系;「90後」香港青年梁安莉到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開啟產業扶貧計劃,截至2020年11月累計為當地群眾創收700多萬元人民幣;香港理工大學與廣東省陽江海上風電實驗室簽訂合作協議,共同發展離岸海上風電技術。國家通過多項惠港青年政策,助力本港青年在多領域拓展事業版圖,香港青年也應懷抱家國情懷,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促進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詮釋「一國兩制」下,香港青年與國家同頻共振的堅定信念。
「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興,則香港興」。香港享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肩負着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的時代使命,香港青年唯有將個人奮鬥的「小目標」融入國家發展的「大藍圖」當中,方能在時代浪潮中找準坐標;香港青年唯有以專業能力服務國家戰略,方能在民族復興征程中實現價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