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一畫面。 作者供圖

潘明珠

青少年讀歷史,總覺得那是遙遠的,但若把歷史人物的故事搬上舞台來演繹,人物立時變得立體可親了。

青少年看戲中人,不但會有更直觀的認知,還可「穿越」走到歷史現場,用現代角度去思考問題,非常具啟發意義。觀塘劇團總監呂志剛再鼎力夥拍國史教育中心(香港)公演年度中國歷史人物舞台劇《毋負韶華——驃騎鐵將霍去病》,值得力讚。這大型歷史劇已於4月4日至6日在香港理工大學綜藝館連續演出3天,大獲好評,無論大小觀眾對這位一代戰神的生平都頗感興趣,看得很投入。

舞台的帷幕甫拉開,兩個身穿漢服的少女化身說書人,還說要去參加霍爺爺的80歲大壽,讚賞霍爺兒孫滿堂……說得觀眾大惑不解之際,她們又走到現實說:「喂,歷史不可以亂改,我告訴你,霍去病年僅24歲就死了。」假設人生可以重設呢?

小學生鍾意想像,假設問霍去病:如果你的人生可以重設,你鍾意英年早逝,打敗匈奴?還是想兒孫滿堂過大壽?兩個口齒伶俐的說書人,竟然只是小六學生,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地邊說邊入戲,穿越到古代展開劇情,令滿場觀眾代入時空返古代,看得特別投入哩。

此劇的編導及製作團隊出色,能摘取史料後運用舞台藝術創意手法嶄新呈現,例如設計霍去病自小蹴鞠練兵,後奮勇揮軍作戰,一路殺到邊疆西域、攻破匈奴等英勇事跡,擅用群戲,以舞蹈形體音樂配合,成功演出打仗殺敵之戰陣場面,加上背幕用多媒體視頻,展示交戰節節路線圖,戰鼓配樂加強了營造緊張氣氛,令人如臨征戰之境,對歷史將士保家衛國之丹心感同身受……編劇將劇中漢武帝塑造成眼光獨到、唯才是用的明君,他也悔悟連年出征,令百姓將士艱苦犧牲,但匈奴為患須正視,引發觀眾反思戰爭禍害及主客可否易轉等問題。

霍去病一生似流星劃過夜空般,閃耀光芒,觀此劇令人敬佩這位護疆守土的大將,更教人聯想反思,我們宜以史為鑑,看現實世界戰爭紛亂,面對政治與經濟霸凌,今大局誰主誰客?可否逆轉?新世代年輕人更要認知維護國家安全之重要,通過觀劇可培養國民身份認同,抱有家國情懷會增強民族自信,大家應毋負韶華,為大我努力學習,為家國貢獻出一己力量,才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