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赴澳門旅遊持續火熱。圖為5月3日,旅客在澳門大三巴牌坊前觀光。 中通社
●澳門官也街吸引大批遊客光臨。 香港文匯報澳門傳真

澳門啟動社區導賞服務 推當地旅遊市場多元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方俊明 珠海報道)「五一」假期赴澳門旅遊持續火熱。據澳門旅遊局數據顯示,假期首日澳門酒店入住率超過95%,且大三巴等熱門景點連日來多次實施人潮管制。為吸引遊客,澳門推出多重創新舉措,不僅實施更新版「旅遊激勵計劃」,4日還啟動「FUN享樂遊澳門—社區旅遊駐點導賞服務」,三條線路吸引遊客探索澳門貿易發展歷程、探尋澳門的獨特歷史與信仰、「穿越」到澳門工業時代,發掘隱藏景點與「旅遊+文化」特色,推動澳門旅遊市場多元化發展。

據澳門治安警統計數據,繼5月1日訪澳旅客達17.6萬人次後,2日攀升至22.1萬人次。「澳門旅遊日趨多元化,譬如在『小而美』的社區旅遊發力,並在內地社交平台開展多形式推廣。我和朋友便是通過社交平台,了解到澳門氹仔舊城區匯聚特色小食與葡國美食,故慕名而來。」清遠旅客關小姐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澳門除了威尼斯人等大型休閒度假區外,部分舊城區建築風格獨特,加上設有本地文創攤位與駐唱表演,吸引越來越多年輕遊客「打卡」,「這次還發現氹仔舊城區臨時行人專用區,頗為驚喜,有助拓寬遊客活動空間,提升休閒體驗。」

文化體驗遊熱度攀升

官也街商戶劉女士表示,有提早增加備貨迎接「五一」檔期,近日生意較平時增長兩到三成。澳門旅遊商會理事長張健中表示,今年「五一」假期,短途家庭遊、親子遊、非遺文化體驗遊等產品的熱度攀升,尤其是歷史街區遊覽、非遺市集等元素將不斷吸引遊客走進社區消費。小團體、精品遊、深度行、半自由行化的團隊旅遊模式將更趨顯著。

三線路配備「三語」導賞

為吸引更多遊客深入社區「探索澳門」,繼上月加推第二期「周遊列澳」社區旅遊資助計劃之後,澳門旅遊局5月4日啟動「FUN享樂遊澳門—社區旅遊駐點導賞服務」,三條線路都獨具澳門文化及歷史特色(詳見附表)。其中,「流金歲月」線路帶領遊客深入東方基金會及基督教墳場等,探索澳門貿易發展歷程;「風順憶舊」線路讓遊客遊歷聖老楞佐堂、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等,探尋澳門的獨特歷史與宗教信仰;「內港昔話」線路則讓遊客「穿越」到澳門工業時代,走訪廣興泰爆竹廠及8號碼頭等,了解昔日的工業與商貿故事。每場活動備有廣東話、普通話或英語「三語」導賞,亦設3D立體咖啡拉花、點茶等工作坊,豐富遊客體驗。

廣東旅客吳奕坤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雖然去了好多次澳門,但只對大三巴牌坊、大炮台、旅遊塔、漁人碼頭等景點比較熟悉,認為澳門還有較多中西合璧的特色之處值得探尋。「現在澳門開啟社區旅遊駐點導賞服務,三條線路涉及的景點都是我幾乎沒遊覽過,對於不少年輕旅客較有吸引力。譬如我對『風順憶舊』線路最感興趣。該線可遊歷聖老楞佐堂、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等,而且現場將備有多語導賞,可讓遊客更深入地了解澳門的獨特歷史與宗教信仰。」

五月起更新「旅遊激勵計劃」

他也留意到5月17日啟動的「中式廟宇遊歷」也設導賞服務,這有望成為內地部分老年群體旅客開啟澳門「深度遊」的熱門選擇之一。屆時可跟隨導賞員走訪三座具代表性的中式廟宇——柿山哪咤古廟、雀仔園福德祠及魯班廟,更深入了解澳門中式廟宇背後的歷史與文化。

對於上述導賞線路服務目前設在周六或周日開展,他建議隨着線路的成熟開展,可逐步擴至其他時段,特別是在不同社交平台推介,成為赴澳深度遊的組成部分。

因應旅客出遊方式、消費模式等改變,澳門旅遊局5月1日起實施更新版「旅遊激勵計劃」,納入更多元及創新旅遊產品。由該局提供的免費支持項目選項涵蓋感受澳門半天遊、澳門特色美食製作體驗工作坊、文化表演項目、新增特色文化體驗項目、經港珠澳大橋從香港來澳門的免費單程車票等選項,鼓勵更多不同類型的旅客、機構及企業選擇澳門作為「獎勵旅遊」、「婚慶旅遊」、「研學旅遊」及「體育旅遊」目的地,推動旅遊市場多元化發展。業內人士稱,澳門這些攬客措施可望為香港旅遊發展提供借鑒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