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自從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增加關稅以來,港元從7.7832升值至4年高點7.7531。多家大行發表報告預計港匯強勢,滙豐環球日前亦發表報告,已預料美元兌港元在短期內可能面臨下行壓力,甚至短期觸發7.75強方兌換保證水平。該行指出這與香港潛在大型新股招股活動,以及上市公司派息活動疊加情況下,短暫影響港元流動性,香港銀行體系結餘已處於不足450億元水平。
派息旺季刺激港元需求
報告指出,從歷史經驗來看,上市公司為每年6月至8月的派息旺季而增加港元需求,港元會在第二季出現走強趨勢。該行又指出由於香港上市的大型金融機構安排在今年5月、6月派發股息,而非7月至8月,因此派息高峰期提早至5月、6月也帶動港元需求。
高盛近日的報告指出,南向資金開局強勁並成為香港H股的主要資金來源。儘管擔心美國關稅上調和ADR(中概股)退市風險,南向投資者今年迄今仍淨買進780億美元,相當於2024年全年資金流入的75%。人工智能(AI)科技和高股息率股票的買入分別貢獻了290億美元和220億美元,約佔今年迄今南向資金流入的65%。該行為此大幅上調2025年南向資金流入預測至1,100億美元,原為750億美元,當中有多個驅動力,包括對沖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導致人民幣貶值的潛在需求。
資深外匯及商品獨立分析師盧楚仁表示,相信主要是港元拆息升推動港元轉強,而另一邊的美元炒減息導致港元兌美元強勢,而且受新股招股轉趨活躍對港元需求多的影響。他又指這情況只屬於短暫,這些美元沽盤估計亦不會超過1,000億元。他又預期香港銀行體系結餘增加令銀根寬鬆,有機會令拆息回落從而帶動整體利率下調,而利好資產市場。
瑞穗銀行首席亞洲匯率策略師張建泰昨表示,儘管聯儲局不願意先發制人地削減其政策利率,但美元資產的大量拋售促使港元走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以香港為基地的投資者或基金可能面臨壓力,在市場動盪時拋售美元債券和股票,並將資金調回本幣,從而導致港元升值。他預計短期催化因素將有利港匯在第二季料升至7.75水平。
美國利率政策影響港匯
張建泰表示,如果聯儲局政策立場轉變,將經濟增長放在優先於關稅引起的通脹風險之上,可能會導致港元進一步反彈。未來幾個月美國就業的急劇惡化可能轉化為對聯儲局更激進減息的重新部署。聯儲局理事沃勒就較大和較小的關稅情景下的減息所發表的鴿派言論,應會加強市場對聯儲局寬鬆政策的預期。
此外,隨着監管機構對新股孖展融資設定上限的舉措,以及港股最近的大幅回調,新股掛牌引發的流動資金緊絀情況重演的可能性較低。面對IPO熱潮再起、寧德申請在港掛牌,可能刺激港元需求。張建泰表示,由於港元貸款需求疲弱,美元與港元的息差預期仍會維持正數。中美緊張局勢升級及全球貿易戰將損害香港的增長前景,打擊貸款需求。若聯儲局進一步延遲減息周期,按揭需求可能持續疲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