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論壇」主題聚焦鼓勵青年學習應用AI,賦能學習與職業規劃。

香港文匯報訊 隨着人工智能(AI)技術迅速發展,其應用已成為全球趨勢,更為教育及職業發展帶來嶄新機遇。在香港菁英會舉辦的「五四青年論壇」上,多位講者表示,香港青年應專注於AI的應用領域,主動把握「人工智能+」所帶來的各行各業新機遇,未來職場不再比拚知識儲備,而是駕馭AI的敏捷學習力與倫理判斷力。

為助力香港青年把握AI浪潮所帶來的機遇,香港菁英會舉辦「五四青年論壇」,主題聚焦「AI賦能青年:學習與職業規劃新時代」,吸引近百名本地政、商、創科業界人士出席。

全產業勢AI化 重塑職場版圖

香港菁英會主席林智彬在論壇上表示,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着服務國家戰略、推動科技創新、培養青年人才的歷史使命。「作為青年,我們要清楚了解科技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內涵,包括主動把握『人工智能+』所帶來的各行各業新機遇,勇於探索、敢於創新;不單要在香港展示新質生產力、培養出更多高端產業、也要在加快產學研深度融合等領域有積極作為。」

百度智能雲港澳地區總經理史巍在論壇上分享,人工智能技術的未來,不應該局限在聽、說、讀、寫的方向,而應該更多專注於應用領域,將人們從更精密、更危險、更瑣碎、更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我們身處的並不只是AI的時代,而是全產業AI化的時代。」

騰訊雲開發者中心模型負責人章文俊表示,AI的發展將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工作與生活,但同時亦令人們對AI的來臨產生焦慮。身處AI時代,人們應該主動擁抱轉變,將 AI視為提升效率的工具,通過終身學習來增強自身競爭力。

創科創投基金諮詢委員會主席陳曉峰認為,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深刻重塑職場版圖,從行政、法律到金融行業,標準化、重複性的崗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我深信未來的核心能力將不僅是專業知識,更包括判斷力、創新思維與跨領域協作能力。AI不是取代人類,而是促使我們進行一場自我革命,重新定義價值與競爭力。」

香港創科發展協會主席李煥明表示,香港經濟發展要要跨行業通才,如在建造業採用創新科技、機械人分擔高危及重複性工作,提升施工效率與安全性;人工智能物聯網可監察項目進度及安全,助力智慧城市及ESG策略發展。相關專才要求極為迫切,期望更多年輕一代投身科技創新行業。

諾達科技機械人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林智祥指出,人工智能正深度顛覆專業領域:法律檔分析、醫療影像診斷等傳統高門檻工作,逐漸被AI智能體替代,「但危機背後是機遇。未來職場不再比拚知識儲備,而是駕馭AI的敏捷學習力與倫理判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