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嵐圖發布全球首個L3級智能架構「天元智架」。 香港文匯報武漢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帥 武漢報道)目前智駕管制方案主要是兩種,一種是激光雷達,一種是視覺方案。多數業界人士認為視覺方案是智駕發展趨勢,但需要不斷更新模型,持續進行數據訓練。當前技術條件下,車企多通過配合搭載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其他傳感裝置,來提高智駕可靠性。

車企也不斷探索新技術確保智能駕駛安全。4月中旬,嵐圖發布全球首個L3級智能架構「天元智架」。嵐圖CEO盧放介紹,該L3級智能安全駕駛系統可雲端生成高保真駕駛場景訓練樣本和實時多源數據融合,並結合用戶駕駛數據,優化車端大模型策略,使得智駕系統能更高效地應對複雜場景。在日常行駛中,能夠實時監測車輛前、後、底部和兩側的碰撞風險,並採取相應主動防禦措施。

智駕進階亦離不開法規與金融的「軟」支持。在現行法律法規下,司機仍是安全行車的第一責任人。全國人大代表、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今年全國兩會建議行業主管部門完善事故責任認定體系,明確不同級別智能駕駛汽車在事故責任中的劃分原則,制定具體的事故責任認定邊界與統一標準,以避免責任認定的模糊與爭議。

在金融支持方面,已有車企嘗試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出智駕險,但這一產品仍處於試點階段,主要由車企向保險公司購買,車主通過車企進行選購。業界人士呼籲,要鼓勵車企與保險公司聯合開發適配智能駕駛的保險產品,從而解決用戶在使用智駕功能時的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