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第一副總理、經濟部長2日表示,美烏於4月30日同意建立的「美國-烏克蘭重建投資基金」,也就是此前所稱的「美烏礦產協議」已被提交至烏克蘭議會。

據烏克蘭國際文傳電訊社2日報道,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將於5月8日召開特別會議,審議這項美烏間達成的協議並進行投票表決。斯維裏堅科表示,如果議會順利通過,「美國-烏克蘭重建投資基金」預計將在一個月至一個半月內正式運作。烏方希望基金盡快啟動,並將其視為促進烏克蘭經濟復甦的重要工具。

美媒分析:協議應急意味明顯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不過,這一協議能達成的實際成效引發外界質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評述稱,表面上這項協議內容廣泛,但短期內效果難以顯現,更像是一片「應急創可貼」,象徵意義可能大於實際意義,其本質是美烏「各取所需」——美國新一屆政府需要看到支持烏克蘭的實質性回報,烏克蘭則亟須向外界展示與美國的關係依舊穩定順暢。

礦產開發周期長 烏基礎設施受損拖慢落地

此外,一些礦產諮詢機構也表示,即便在採礦體系完善的國家,從資源探明到實際開發往往都需耗時10至20年,而烏克蘭還面臨着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嚴重受損的問題。總部設在英國倫敦的基準礦業情報公司礦產主管亞當·韋布也表示:「如果有人認為礦產能立刻從烏克蘭運出來,那純屬做夢。」而且由於美烏礦產協議不包括任何安全保障,實際開採將非常困難。

(來源:央視新聞)

相關報道:

烏美簽署礦產協議

責任編輯: 何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