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醫院醫生肖飛(小圖左)婚外情事件,意外帶出規培醫生董襲瑩(小圖右)學歷疑雲,事件不斷發酵引發公眾對醫療行業的信任危機。 網上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中日友好醫院醫生肖飛婚外情事件,意外帶出規培醫生董襲瑩學歷疑雲,事件不斷發酵引發公眾信任危機。國家衞生健康委1日發布消息指,關注到相關輿情,目前已成立調查組,將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原則,聯合有關方面對事件涉及的肖某、董某及有關機構等進行認真調查核查,對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將依法依紀嚴肅處理。香港文匯報記者梳理這一事件,輿論對「董小姐」事件有多個疑點,尚待官方核實查清。

【疑點一】擅離手術崗 為何時隔多月才被處分?

一場婚外情,正引發涉及北京多家醫院的醫學風暴。2025年4月,中日友好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肖飛被妻子實名舉報婚內出軌多人,其中與規培住院醫師董襲瑩的不正當關係及職權濫用行為成為輿論焦點。舉報指出,肖飛利用職務之便為董襲瑩違規安排規培科室,並在手術期間因保護董襲瑩與護士爭執,導致已麻醉患者被晾在手術台40分鐘,引發醫療安全質疑。事件曝光後,中日友好醫院迅速對肖飛作出開除黨籍、解除聘用關係的處分。肖飛在接受內地媒體採訪時承認自己確實在手術中「離開一二十分鐘」,是為了協調護士以及自己上樓吃降壓藥等。

但是,對於為何手術離崗事件發生近一年後才被曝光等核心問題,依然沒有得到院方明確回應。

【疑點二】規培生成診療指南第一作者?

董襲瑩本科就讀經濟學,醫學入學時是內科,導師為骨科院士,博士論文涉及影像科,規培在胸外科,定崗在泌尿外科,這一履歷被網民稱為「六邊形醫生」。更令人驚訝的是,尚在規培生階段的董襲瑩,成為中國醫學科學院發布的《膀胱癌臨床實踐指南》第一作者,這在普通醫學生教育履歷上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疑點三】與北科大專利高度相似 涉論文造假?

事件發酵後,董襲瑩跨學科的多篇論文突然在網絡下架。不過,有媒體通過此前保存下的論文對比發現,董襲瑩2023年提交的博士論文與北京科技大學計算機領域幾位老師和一位研究生趙基淮在2022年提交的一項發明專利存在多處雷同,被DeepSeek認定為兩者核心創新點、方法細節及實驗結果的相似性超過合理借鑒範圍。

另有報道指出,趙基淮身患罕見疾病導致的雙耳聽力障礙,在北科大老師推薦下,他進入實驗室醫療相關項目的課題組,讓他獲得與優秀醫生交流合作的機會,並引導他從醫學和計算機兩個不同的視角來看待問題。有網友稱,董襲瑩多位親屬在北科大任職,其論文是否與聽障研究生的成果相關,備受輿論關注。

【疑點四】「4+4」醫學選才項目是「鍍金通道」?

結束在中日友好醫院的規培後,董襲瑩正式入職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泌尿外科,教育和家庭背景,以及經歷的協和醫學院「4+4」培養模式,隨即引發連鎖爭議,並逐漸演變成為公眾對醫療公平、學術誠信、職業倫理的系統性質疑。

董襲瑩通過協和醫學院「4+4」項目,(即非醫學本科+4年醫學教育獲博士學位,編者註)從哥倫比亞大學下屬巴納德學院經濟學專業轉入醫學。她學醫一年多後,登台進行肺段切除手術的照片甚至登上媒體頭條。「4+4」項目原意是為選拔更多教育背景的學生,培養成為醫學領袖,協和醫學院院長王辰院士曾表示,「4+4」選拔的這批孩子將是中國醫學界一支重要的希望之隊。然而,董襲瑩事件的發酵,令輿論對「4+4」項目的含金量產生質疑,不少民眾認為這樣的模式可能成為「鍍金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