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道)AI換臉成電視劇主角、人形機器人跳舞互動、機械臂表演非遺皮影戲……在深圳市光明科學城,一艘「科幻方舟」即將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將於5月1日正式開館。「80%左右的展項是全國其他科技館所沒有的。」據深圳科學技術館館長鄭永春介紹,展館以「數字文明·創新未來」為展示主題,以「通信科技」為展示主線,通過融合前沿的數字與科技文明成果,打造全球首家數字文明科技館,「館內設5個主題展廳,25個專題展覽,涵蓋950個趣味展項,其中創新展項和互動展項的佔比均超過80%,將科學奧秘層層解碼,通過多元的科學儀器、交流互動和趣味講解,讓科學文化更易懂。」
9.5萬塊「星際拼圖」上演光影魔術
坐落於深圳市光明區科學公園的深圳科技館新館是全球首個數字文明科技館,總建築面積約13萬平方米,建設用地面積6.6萬平方米,總建築高度約57米,地上6層,地下2層,其中中庭高38米,由國際著名設計事務所ZHA借鑒未來主義美學操刀設計,以自然形態為靈感來源。據介紹,其外立面幕牆面積超6萬平方米,由9.5萬多塊「星際拼圖」組成,這些會「變裝」的不銹鋼面板分灰、藍兩種「妝色」,隨曲率變化產生漸變,使整個幕牆在陽光等自然光及場館燈光不同角度的照射下,模擬出極光、星雲、耀斑等瑰麗的宇宙奇觀,在不同天氣、不同時段,會呈現出「變裝」的視覺幻象,科技感十足。
據中建二局華南公司深圳科學技術館項目總工程師王瑩介紹,建築外牆採用不銹鋼着色工藝,要實現至少50年的完美擬態,關鍵需為各類幕牆找到耐用的「妝色」。為此,項目團隊在全國採集樣品,全天候曝光記錄不同工藝下的幕牆着色效果。同時,聯合多方專家,持續調整藥水酸度、着色時間等關鍵參數,改進實驗方法。經上百次實驗,實現Inco染色工藝優化,讓幕牆面板的「妝色」便變得精緻穩定。
動手模擬操作 辨識數字人
踏入館內,一樓開闊的「科技影視體驗區」以時間為脈絡,展示數字技術對影像的革新,其中,「造夢空間」藉助XR技術,讓觀眾化身為電影主角,沉浸式體驗「造夢藝術」,拍出專屬科幻大片。二樓的「序廳:你好,世界!」展廳,帶觀眾進入數字文明的世界。在「智慧城市深圳」體驗展台戴上頭盔,就可以「看」到深圳未來的模樣和AI城市應用場景。除了可以看到很多數字應用展示,還可以動手模擬操作,家長可以帶着孩子通過遊戲認識自己在數字世界中的化身,辨識真人和數字人的差異。
利用AI解鎖未來家居場景
據工作人員介紹,三層「美好生活」展廳,藉助人工智能大模型和人形機器人,在交通、社區、家庭等方面,開闢數字化生活新路徑。四層「智慧產業」展廳,利用信息技術開發新材料、設計新藥物,打造智慧物流和燈塔工廠,展現工業生產的數字化變革。其中,「數字世界」展廳是親子家庭和學生最愛打卡的展廳,可以用AI與人形機器人解鎖未來交通、社區和智能家居場景;見證信息技術助力開發新材料、研製新藥物,探秘黑燈工廠自動化奇跡。
「我們建議親子家庭在抵達後先到五層的『宇宙探源』展廳參觀,這裏孩子們可以看到宇宙3D地圖,通過仿真裝置捕捉中微子,了解到6種宇宙起源猜想。」工作人員介紹說,「宇宙探源」展廳聚焦大腦、基因、天文、航天等基礎研究與前沿科學,藉助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突破時空尺度,探索極微觀與極宏觀的世界。
購票及交通指引
預約時間
▶深圳科學技術館實行網絡實名售檢票,每天20時放第三天的票
購票方式
▶「深圳科學技術館」微信小程序線上實名購票,同一有效證件號每日限購1張門票,進場需核對本人證件
港人有效證件
▶回鄉證、港澳居民居住證
交通指南
▶福田口岸地鐵4號線至紅山站,轉地鐵6號線(光明線)至光明站,從C、D出口經二層通道可直達科技館二層南門、北門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若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