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北 工聯會會長 立法會議員

近日,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頒發榮譽證書,並向全國、全世界的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致以節日問候。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給廣大勞動群眾和工會工作者帶來巨大的鼓舞。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百年工運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奮鬥史詩,而香港愛國工運事業,也因為「愛國」這一共同的精神內核成就了不少蕩氣迴腸的詩篇。回望往昔,香港海員大罷工掀起工運高潮第一怒濤,勝利令港英政府低頭,為工友爭取了應有的權益;省港大罷工的怒吼震徹雲霄,香港工人以血肉之軀築起「鋼鐵陣線」,為內地革命注入磅礴力量,讓帝國主義霸權在工人階級的團結偉力下顫抖;抗日戰爭的烽火歲月裏,香港工會化身隱秘而堅定的力量,工運前輩冒着槍林彈雨,為抗戰前線輸送物資、傳遞情報,用熱血與生命譜寫民族解放的壯歌。這一樁樁、一件件,無不彰顯香港工人階級熾熱的愛國情懷,更見證着香港愛國工運與內地工運血脈相連、兄弟情深。

愛國愛港 擁護「一國兩制」

新中國成立後,香港愛國工會始終是祖國最忠誠的擁護者與建設者。兩航起義衝破層層封鎖,為物資匱乏的內地送去急需資源;國家推行改革開放,工人又化身溝通的橋樑,積極牽線搭橋,將先進的管理經驗、前沿的技術引入內地,助力現代化建設。香港回歸祖國之後,香港工會組織以堅若磐石的意志,引導職工堅決維護香港社會穩定,積極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2019年修例風波,工會積極發聲譴責煽仇煽暴、進行街頭破壞等惡行,是擁護「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中流砥柱。

工會工作千頭萬緒,但最根本的是要成為凝聚職工群眾的「強磁場」、匯聚磅礴力量的「聚寶盆」。習近平主席說,「黨的二十大明確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中心任務。這一中心任務,就是我國工人運動的時代主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升級,需要全面提升勞動者質素。為國家建設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勞動者大軍,是工會凝聚職工、激發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擔當。

從港珠澳大橋建設者的「鋼鐵意志」,到抗疫期間運輸工人的「逆行堅守」,香港勞動者正正踐行着勞模精神。勞動模範和大國工匠是人民模範、民族脊樑,新時代需進一步樹立「勞動創造幸福」的價值導向。本月香港將首次舉辦「行業模範之星」評選,搭建這個平台是為了讓更多人看到他們的故事,弘揚勞動精神,肯定勞動價值。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能成其事並不容易,事實上工聯會已推動多時,終於成功落地是「一國兩制」實踐的創新,展現出「愛國者治港」新風貌。

以創新精神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當前國際局勢深刻演變,香港要堅定不移配合國家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新時代工運」是香港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社會基礎,工會、工友須建立主人翁意識,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以「新時代工運」旗幟不斷增強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

香港廣大勞工階層須服務高質量發展大局,推動香港經濟轉型。習近平主席指出,「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勞動創造。」香港銳意發展創新科技、金融服務、綠色經濟等新興產業,新工運須主動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和大灣區建設戰略。一方面,工會應推動職業教育改革,協助勞工提升數字技能、跨領域能力,培育適應北部都會區等重大項目需求的專才;另一方面,要倡導「以創新論英雄」的職場文化,支持傳統行業實施數字化經營,助力香港從國際金融中心向國際創科中心轉型。

香港貧富差距、住房困難等問題長期制約社會發展。勞工是香港社會經濟的基石,共同富裕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新時代工運須以「共同富裕」為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與時俱進推動完善勞工政策,構建新型和諧勞動關係,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不斷提升就業環境,增加勞動收入,推進高質量就業,以「共建共榮、共享共贏」理念,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人人分享經濟發展成果。

持續不斷增強工會組織建設

香港工會作為維護勞工權益、促進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在當今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動經濟轉型與提升社會治理的關鍵時期,須從組織建設、服務創新、科技賦能、強化政策研究倡議以及與社會對話等多維度強化自身能力,更要弘揚勞動文化、深化愛國主義與職業倫理教育等,這樣才能應對新挑戰、把握新機遇。

百年前,省港大罷工的汽笛聲震撼神州;百年後,香港工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香港工會既要傳承「為勞動者謀幸福」的紅色基因,更需把握「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時代機遇。唯有將維護勞工權益與維護國家安全相統一,將經濟轉型需求與工人發展訴求相銜接,方能開創香港工運新格局,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築牢群眾根基,在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中寫下璀璨的香江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