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香港球壇,足球夢和生計往往是殘酷二選一,而26歲在很多人心目中,是脫離夢想走進現實的分界線,不過自認天分不高的港超聯冠忠南區球員黃浩然(Andy)仍決定為足球放手一搏,選擇放棄所有兼職、成為一名「100%足球員」,只希望有朝一日能以自身成功證明「凡人皆可以」,「如果連我都可以,沒理由你不可以,我想成為一個可以感染他人的人。」 ●圖/文:香港文匯報記者張發兒
黃浩然於上季加盟東方,球隊在中堅位置上還有丹尼爾、高素巴耶夫及鐘樂安等,Andy在港超聯僅上陣了376分鐘,「球隊有很多具質素的球員,例如梁冠聰、葉鴻輝等,我都很希望能夠在他們身上學習,雖然自己並非球隊的必然正選,但我依然享受在東方的時光。」
雖然Andy對東方的環境感到滿意,但作為職業球員,最重要的還是上陣時間,正正因為對東方的愛,才更難作出選擇,「收到南區邀請後,都有和東方教練團傾談,也有問前輩及朋友意見,要在一晚之間決定,經過考慮後最終選擇改投南區。」
主動爭取機會不坐以待斃
在東方的經歷令Andy想得到更多,「有上陣時間但未夠」,「坐後備席不會有更加多機會,機會是不會自己走過來,而是要靠自己爭取,透過訓練向教練表現自己能力。」繼而,黃浩然在今季出現「100%足球員」的想法,「100%足球員」的解讀十分簡單,「專注足球,沒有其他兼職。」「上午操練結束後,下午都是做和足球有關的事,例如恢復訓練、看影片去了解戰術或者找一對一的訓練,去改善逆足、平衡等能力。」
黃浩然至今已為南區在港超上陣超過1,000分鐘。這個上陣時間正是Andy自己爭取回來,「我會諗可以做啲咩嚟增加自己上陣時間,得出嘅結論就係要做得更多去令自己進步,例如我衝刺或力量方面有不足就想方法解決,看看能否追趕更多(進度)。」
上陣時間有所增加,但收入或許有所減少,這正是作出決定時的「掙扎位」,「家境不是太富裕,自己都需要支持家裏的經濟,會不會可以有一日是返教練兼職去幫補一下?但既然決定了做改變,就做足100%,不希望將來的自己後悔當初只做了99%。」
做出的每個決定,都會引領我們走向不同的道路,經歷了大半季「100%足球員」,黃浩然有不一樣的體會,至少與當初的幻想有些少出入,「全神貫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好似好正,但原來有時都會攰,但作為職業足球員唔會為自己搵藉口,幾攰都要去做。」Andy這種「攰」是身體上以及精神上,「會有壓力,全神貫注喺足球方面,就好似投資咁,All in喺足球上,場上表現就會成為開唔開心嘅因素,有機會個感覺會更加大,感覺足球就係一切,假如一衰咗就會好唔開心。」
天分還是努力比較重要?這個問題其實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但黃浩然的經歷,正正告訴我們,就算沒有天分仍然有方法去競爭,「要去靠後天努力去彌補先天的不足,有時是需要等待,可能時間會很長,未必係一個星期,可能會係一年或者更長。」
望透過自身經歷感染他人
黃浩然足球生涯的最終目標是透過自己的經歷去感染其他人,「用生命影響生命」,「我好容易被有感染力嘅人吸引,自己都想成為呢類人,去話畀人聽連天分唔高嘅黃浩然都得,點解我唔得?」「當然未必會感染到所有人,但就算只有一個人被我感染得到,對佢生命有正面影響,已經足夠。」至於獎項則是增加自己說服力的階梯,「如果唔叻,冇人會想聽你講嘢,甚至會問『你係邊位』?所以自己想成為一個有說服力且具感染力嘅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