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準格爾旗的內蒙古久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低碳」之變正悄然發生。 資料圖片

破紀錄的降雨量、災難性的洪水、超過50°C的熱浪以及持續的山火爆發,近年,各種極端氣候變化不斷為人類敲響警鐘。但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首日,美國即宣布退出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同時,不顧各種全球性人類公共衞生挑戰,美方還宣布退出了世衞組織。今年2月,特朗普又簽署行政令,宣布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並禁止美國向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提供資助。

與美國不顧公義各種「退群」不同的是,今年3月,中國和法國發布關於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強調將全面完整有效地執行《巴黎協定》相關承諾。雙方表示,一些國家從科學共識上倒退、從多邊機構退出,這只會讓我們進一步堅定決心並加強行動。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以及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和美國在全球氣候治理中本都應扮演關鍵角色,但最終卻在立場和策略上分道揚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戰略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王湘穗表示,中國在努力發展自己的同時,也願意為世界性事務作出更多貢獻。比如在國際減貧減災問題上,中國主動減免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而特朗普政府或一些美國精英則認為,以前美國提供的一些國際公共產品的成本太高,美國吃虧了,不願意讓別國再免費「搭便車」。

中國填補全球基礎設施赤字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錢峰說,中國高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旗幟,通過「一帶一路」倡議這一國際公共產品推動150餘國互聯互通,填補全球基礎設施赤字。錢峰讚揚,在氣候變化領域,中國承諾「雙碳」目標並支持發展中國家綠色轉型,成為《巴黎協定》關鍵履約方。

「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自覺或不自覺地已經接受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從全球作為一個整體的角度出發,必然選擇基於公共利益而非私利的角度去制定並且執行自己的對外戰略和政策。」復旦大學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沈逸表示,美國特朗普政府從私利出發的戰略與政策是在開歷史倒車,而這種倒退源於其錯誤的、陳舊過時的認知,結果將會是損人不利己,甚至會為美國人民和全世界所背棄,最終只會是無奈地輸掉與中國圍繞世界領導力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