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指蘋果供應鏈在可預見的未來仍扎根於中國。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據路透社等媒體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報道,受美國政府發起的貿易衝突影響,蘋果公司計劃在2026年底前,將出口到美國銷售的大多數iPhone手機組裝業務轉移至印度,蘋果正與鴻海、塔塔集團等在印度的代工商磋商。但多名分析人士指出此舉「並不現實」,在成本和銷售方面仍有問題。

蘋果每年在美國銷售約6,000萬部iPhone,其中80%為中國組裝。在截至今年3月的12個月裏,蘋果在印度組裝的iPhone價值約220億美元(約1,706億港元),較前一年增加60%。即使如此,全球僅20%的iPhone是在印度組裝。目前鴻海與塔塔在印度共擁有3座iPhone代工廠,另有兩座正在興建。

銷售或是更大問題

美國投行韋德布希分析師丹艾夫斯表示,生產轉移將使蘋果付出代價,在印度組裝iPhone的成本比在中國高出5%至8%,若將iPhone的組裝完全轉至印度,可能使蘋果花費300億至400億美元(約2,327億至3,103億港元)。此外,人們擔心印度的基礎設施能否應對產量的激增。

著名市場分析師莫菲特亦認為,任何將在美銷售iPhone的組裝業務轉移到印度的計劃都不現實。他強調全球貿易衝突既影響成本也影響銷售,將組裝業務轉移到印度,或許能緩和前者,但後者可能才是更大問題。他也質疑單是把組裝業務轉到印度,可能也解決不了關稅問題,因iPhone的零件仍需在中國製造,且在可預見的未來,蘋果供應鏈仍將扎根於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