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翻新不僅是物理空間的轉變,更關乎文化記憶與社區連結。本月,由香港藝術中心主辦,市區更新基金贊助的「轉角:」公共及社區藝術項目,正式於大角咀呈現全新公共藝術裝置《城市窄縫中的一朵花》。作品由建築藝術團隊SOFT SPACE採用充氣藝術形式創作,於TWO BEDFORD PLACE旁的建築夾縫空間展出。巨型花朵於半座樓梯間綻放為視覺核心,象徵城市發展中的空間矛盾與蓬勃生命力。團隊希望觀眾透過作品重新審視被忽略的都市角落,發掘縫隙中的希望與潛能。
軟空間藝術家兼共同創辦人阮文韜介紹,《城市窄縫中的一朵花》的靈感源自城市更新帶來的空間變化。「我們希望透過一朵盛開於樓梯間的巨型花朵,彰顯城市重塑時所孕育的活力與韌性,讓行人在日常通行中重新關注空間轉化與藝術的可能性。」他表示,充氣花朵靈活地填充了建築縫隙,同時與建築環境展開對話,寓意都市發展中的衝突與共生,可喚起公眾對空間利用與公共藝術的思考,成為推動城市轉型的文化觸媒。
項目研究夥伴兼建築研究學者黎雋維補充道:「這朵花介入樓梯間的方式,正好反映了香港土地運用上的限制與創造力之間的張力。在寸金尺土的城市中,建築縫隙往往是被忽略的空間,但它們其實承載着豐富的社會與空間想像。」他點明,此作品不僅是一項藝術裝置,更像是一種空間批評,提醒人們思考城市如何在制度、土地安排與人文需要之間尋找平衡。
本次作品亦邀請燈光設計師黃立仁參與打造,結合傳統霓虹工業元素與現代藝術語彙,展現城市永續創新的可能性。夜晚的花朵因為燈光的加持,多了一層「賽博」味。
香港藝術中心藝術節目委員會主席馮永基表示,《城市窄縫中的一朵花》不僅是一件藝術作品,更是一場與城市環境的深度對話。
市區更新基金行政總裁及董事會秘書徐卓華表示,作品以創新藝術形式,介入城市更新過程中被忽視的空間,讓市民在日常中重新感受城市轉變與空間潛力。
場地贊助方——樂風集團的創辦人及主席周佩賢則指出,集團相信城市更新不應局限於建築層面的翻新,更應融入文化與藝術元素,並透過地方營造(Placemaking)讓社區在發展過程中保留獨特性,提升居民的生活體驗。
《城市窄縫中的一朵花》將於未來數月限定展出,公眾可親臨現場,一睹在都市夾縫中盛開的藝術。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雨竹 圖:主辦方提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