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是香港旅遊高峰,內地近日出台數項涉及文旅的新措施,包括進一步優化離境退稅政策、推進粵港澳遊艇自由行等。特區政府應借力新政策,吸引旅客途經香港到海外及內地旅遊,更好推動與內地城市「一程多站」旅遊路線和產品發展。
除了五一黃金周,本港今年5月也迎來端午節,以及在佛誕假期舉辦的長洲太平清醮,本港旅遊相關業界都在籌謀推出吸引旅客的新招。恰逢內地推出旅遊新措施,能夠為本港提升旅客人次賦能。一方面,商務部等6大部門昨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離境退稅政策擴大入境消費的通知》,措施包括下調境外旅客離境退稅起退點至200元人民幣,並將現金退稅限額上調至20,000元人民幣。另一方面,廣東海事局近日發布《粵港澳遊艇自由行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實施入境港澳遊艇「免擔保」政策,以及港澳遊艇「兩套牌」管理模式。港澳遊艇可申請1年有效臨時船舶證,可使用廣州南沙等6個遊艇出入境口岸,在內地每次連續停留或每年累計停留最長可達180天。
相關政策主要有兩個亮點,利好香港旅遊市場。一是進一步促進海外旅客入境內地旅遊,中途逗留香港。境外旅客可以在內地購買到較便宜的貨品,並享受離境退稅,除了增強他們的消費意慾,也有利於內地優質商品「走出去」。此外,內地自2024年12月起實施的外國人免簽停留時間延長至240小時的安排,將促使更多海外旅客赴內地旅遊。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既有直達海外的航班,旅客也可乘坐飛機和高鐵、輪船來往內地多個省市,可以擔當「旅途驛站」,讓海外旅客在旅途中逗留香港,欣賞中外文化薈萃的華彩。
二是開放大灣區水域資源,讓珠三角江海交匯的壯麗風光得以在旅客面前作更完整呈現。港澳遊艇將來可以遊走內地多個口岸,除了能夠吸引擁有私人遊艇的高端消費群外,長遠也可以為容許出租遊艇來往港澳及珠江口水域鋪路,擴張現時流行的釣魚團、生態導賞團的路線,支持發展海島特色遊,開拓本港以至周邊城市的海島河岸旅遊資源,打造更多樣化的旅遊生態。
內地去年年底恢復辦理深圳居民「一簽多行」政策,藉着「說走就走」的便利,刺激訪港人數上升。本港除了追求旅客數量的上升,「質」的方面同樣需要注意。訪港旅客消費主體年齡層正出現迭代變遷,香港在內地的新政策下也要應變求變,以自身創意和資源創造紅利,豐富旅客體驗,令香港都市吸引力得以昇華,善用地利,人暢其流,展現旅遊的勃勃生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