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美國及歐盟當地時間本周三將公布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內地在周三也將公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表現皆會影響後市,特別是若美國經濟表現不如預期,很可能會左右5月7日美國聯儲局的議息決策。港股在美國的預託證券表現隨美股升而向好,預計今日(4月28日)港股有望高開逾百點,上試22,100點水平。
市場人士指出,投資者本周將高度關注多個地區的經濟數據,包括中國製造業PMI、美國及歐元區首季GDP、美國首季失業率。此外,蘋果首季財報及日本央行息口走勢,也會在短期內有結果。
若關稅事態好轉 有望成催化劑
富途證券首席分析師譚智樂表示,恒指本周的阻力仍於22,000點,但參考意義不高,因為上述經濟數據的表現將影響大市走勢,而投資者亦在留意中美會否就關稅議題突然開展磋商,始終關稅議題仍是高度左右港股的重要因素。他預期,恒指暫時只會在21,300至22,600點區間上落,特別是港股整體市盈率回升上10倍水平,可視之為重要「分水嶺」。
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鄧聲興亦認同,中美就關稅的談判可能會忽然開展,主要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有「心急」跡象,預計關稅戰最壞時間或已過去。他表示,促使特朗普「轉軚」的原因,除了美國股匯債均大挫外,最重要是美國的存貨接近清空,有超市更警告其貨架將「沒貨賣」,勢必引發當地劇烈通脹。從近日股市「東升西降」的走勢看,投資者似乎已選擇了下注中國資產。
耀才證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許繹彬認為,港股近期表現較美股穩定,主要原因為中國的政策較美國穩定及可預見,當然更有內地數據加持。內地首季經濟數據理想,是帶動港股復活節後向好的主要動力,而4月的1年期及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分別持平於3.1厘及3.6厘,令市場憧憬內地快將減息降準,以應對貿易戰所帶來的衝擊,加上南下的「北水」大手買入港股,令上周港股表現理想。不過,即使港股在內地數據支持下顯得硬淨,但美國的經濟數據表現仍會令港股大上大落,由於即將公布的美國失業率及PMI數據,暫時未反映的4月開展的關稅戰影響,如果表現不如預期,那第二季數據只會更差,所以有關數據具有相當大的參考價值。
關注「北水」有套現獲利傾向
他又提醒,恒指在目前位置,不排除出現沽壓,就連一直支持港股的「北水」,在上周三亦趁大市反彈時沽貨,淨流出近182億元,是2021年2月24日後最多,相信內地資金也要靜待低位時才重新買貨。若投資者在目前觀望市中,怕選錯對象,倒不如買入指數相關ETF,以免個別板塊受制於特朗普政策的影響。
國泰君安國際亦同樣指出,南向資金有「逆勢操作」的特點,據該行觀察,在港股大幅下跌時,南向資金會「越跌越買」,反而港股企穩陣腳,「北水」或會借機套現。由於「北水」最近這段時間,淨流入規模最大的兩個行業是非必需性消費和資訊科技業,故相關板塊需留意回吐壓力。
投資市場短期留意事項:
1.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即將舉行
2.中國4月官方製造業PMI將於周三公布
3.周三美國與歐元區公布首季GDP
4.周三美國公布3月份核心PCE物價指數
5.日本央行將於周四議息
6.香港周五公布首季GD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