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博愛醫院舊正門牌坊,(右圖)牌坊背後。 作者供圖

潘國森

香港號稱彈丸之地,人口稠密,吾輩老香港生於斯、老於斯,境內許多地方其實從未踏足。月前因探病而初訪元朗博愛醫院。舊正門為小牌坊,已封。新正門有車道直達新院舍大樓正門。因舊正門牌坊刻有楹聯,探病後來到門前一觀。見有一副12字聯,用前五後七的格式:

博濟豈徒誇 藥石有靈堪壽世

愛群宜共勉 痌瘝在抱祝回春

上面橫批「博愛醫院」4字,出自政商名人周峻年手筆。

此聯是前清翰林岑光樾所書,為「鶴頂格」的嵌名聯,即將博愛二字分別用作上下聯的首字。痌瘝(漢語拼音為tōng guān,粵讀為「同關」)今天當然是冷僻字,解作有病痛、疾苦之人。可岑翰林常喜用之。港島保良局正門三副楹聯分別為朱汝珍(末代探花)、岑光樾、溫肅3位翰林公所作。其中岑公的一副是前六後七的13字聯:

庶幾萬度歡顏 大庇痌瘝微定保

無使一人失所 勤宣德意重循良

這副嵌名聯將保良兩字落在句腳,是為「雁足格」。

回到博愛醫院的楹聯,上聯的壽字按現代語法分析,為「名詞使動」,即是令人添壽。壽世,引伸為造福世人。

舊前門被封,門後之地被填高了,繞車道到門後一看,牌坊後的一副楹聯就看不全了。站到水泥小牆上往下一窺,仍未得全豹。此聯是前四後七的格式,作者為區建公。區公為香港各行各業所書舖名,曾經遍布各區。仍作鶴頂格,聯曰:

博施無遺 拯溺拯饑成決口

愛育有道 留醫留產着先口

橫批為另一政商名人周錫年(周峻年之堂弟)所書的「惟善為寶」。

如要弄清區公此聯兩句腳,難道潘老頭這就犯險跳落舊門與石欄之間的空隙?深怕這副老骨頭「下山容易上山難」,思考數秒,果斷放棄。

時代的巨輪不可抗拒,開創與繼承之間常有無可奈何的取捨。區公的佳聯看不清句腳,潘老頭難免深以大煞風景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