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二姐呂玉霞在視頻裏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視頻截圖

在線下見到沂蒙二姐的感受同視頻中別無二致,熱情真誠,做事麻利。房間被打理得井井有條,從裝點牆壁的紅辣椒到桌子上的花邊桌布,都體現出她對生活的熱愛與用心。

提起寫作,二姐彷彿有說不完的話。在和二姐交流中,我感受到她的溫暖與樸實,樂觀與開朗。但看似爽朗大方的她,其實內心也有細膩感性的一面,當談到父親,她眼泛淚花,聲音中帶着難以控制的顫抖與哽咽。

採訪結束後,二姐背上鋤頭來到了離家不遠處的農田。我緊隨其後,腳步卻在踏入田地間時變得沉重又踉蹌。城市中平坦的瀝青馬路走久了,竟開始不習慣腳下的這片鬆軟黃土,為了不踩傷秧苗,我小心翼翼地尋找落腳點。

土味詩歌引共鳴

回去的路上,二姐在前頭帶我,伸手拉我上了土坡,領着我走在僅有一隻腳寬的壟溝間,我一步一個腳印,身體搖搖晃晃,企圖張開雙手保持平衡,二姐在前面健步如飛,笑着對我說「走多了就好了。」此刻我突然意識到,童年離我越來越遠,我和土地的聯繫也漸漸被時間沖淡。

我突然明白了二姐為什麼不會離開這片土地,因為離不開,也不想離開。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對生活、生命的感受都來自於這片土地,我想這也是她的詩歌為什麼能夠引發眾人共鳴的重要因素,離開鄉土許久的人們在二姐的「土味詩歌」中再次與土地發生鏈接,讓在外飄久的孩子找到了家的方向。

●香港文匯報實習記者 叢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