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最新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的受訪企業表示對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整體比較滿意,認為「基本達到預期」。

去年年底,北京大成企業研究院與北京知行合一陽明教育研究院合作開展「民營企業發展情況問卷調查」,共有不同地區806家民營企業負責人填寫問卷,參與調查的企業大多數為中小企業,「所屬行業」中,29.8%來自第一產業,23.2%來自第二產業,46.7%來自第三產業。問卷專門就企業對草案的評價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受調企業整體上對草案比較滿意,62.5%的企業認為「基本達到預期」,37.5%的企業認為「未達到預期,尚需較大修改」。課題組認為,這表明草案在一定程度上回應了中小企業的期盼和訴求,期待草案在吸收合理意見後進一步修改完善,加快制定出台,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半數企業:減稅降費最迫切

關於當前提振民營企業信心,在哪些方面發力最迫切、最有效,50%的受調企業認為是更好落實減稅降費和金融支持措施;40.7%的企業認為應依法保護企業產權和企業家人身權,切實糾正錯案冤案;38.0%的企業家認為是防止政策多變、一刀切;36.8%的企業認為是制止、糾正一些地方和部門的趨利執法和「遠洋捕撈」式異地執法。此外,選擇「以發展眼光客觀看待和依法妥善處理涉企歷史案件」「禁止在招標投標和政府採購中設置隱性壁壘,限制或者排斥民營企業」「切實解決拖欠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賬款問題」「進一步營造良好國際環境,改善企業對外貿易和投資環境」「及時制止否定改革開放、詆毀民營經濟的錯誤言論」等5個方面選項的企業佔比都超過了三成。

專家認為,民營經濟促進法將為保護民營企業權益提供更為全面和有法可依的法律基礎,但其效力的發揮仍需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