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明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

在全力應對美國關稅霸凌的關鍵時刻,行政長官李家超訪問杭州有着深刻意義,不僅是學習借鑒科技創新成功經驗、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積極舉措,更是因應國際形勢的最新變化主動轉型,確保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的必要之舉。在不確定性日益增強的全球環境中,香港主動出招探索發展新路徑,努力化風險為機遇,在學習與合作中布局未來新發展空間,為由治及興提供強大動能。

為創科升級打好基礎

特區政府與浙江省政府簽署涵蓋科技創新、住房安居、經貿合作、青年發展方面的合作協議,李家超還將在寧波出席投資香港推介大會。而行程中最重要的部分無疑是學習杭州創科轉型的經驗,並與香港的未來發展相結合,以實現自身產業跨越與升級。通過充分借鑒成功經驗,善用科研、金融與產業優勢,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步伐將邁得更加堅實穩重,這將對香港經濟轉型升級發揮重要助力。

香港應堅持貫徹「以人才推動科技,以科技引領產業,以產業匯聚人才」的方針,匯聚人才、發展創科。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最新公布的2025亞洲大學排名顯示,香港共6所大學躋身前50名。但香港在創新方面的全球排名卻從2020年的第11位降至2024年的第18位,科研人才的短缺是重要原因。數據顯示,2024年香港每百萬人口中只有4,809名研究人員,對科技創新的推動必然將受到限制。結合「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新定位,香港應通過多種方式吸引海內外人才,並為其幹事創業營造良好環境,打牢科技創新的底層根基。

香港需要更好打造產學研一體化鏈條。香港基礎科研的優勢有目共睹,近年來在智慧城市和數字經濟等領域也產出不少前沿成果,但產學研轉化的效率仍有提升空間。特區政府為此進行了一系列制度設計和政策傾斜,未來從基礎研究到成果轉化、生產應用,香港應繼續在上中下游「全鏈發力」,促進「環環相扣」,夯實基礎科研新動能,打造要素協同新模式,主動連接產學研鏈條上的各個端口,以更好服務企業形成高效的產業集群,力爭產生有質變效應的科創成果。

發揮內聯外通優勢

香港需要更好推進與其他地區的聯動合作。科技創新是系統化、集成化的工程,香港需要善用「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的強大優勢,一方面以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等為抓手,進一步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內部的科研合作;另一方面在特區政府引領下,鼓勵企業和科研院所積極與內地及海外進行對接合作,吸引全球企業和科研機構來港投資發展。此外,香港還要將眼光投向更遠,充分利用國際平台強化與東盟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科技合作,強化香港作為區域創科橋樑的角色。

當前,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香港高質量發展,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主要方向。走出香港,向先進省市學習轉型經驗,尋求合作機會,是思路的突破和進階,在風險與機遇交織的關鍵時期,以創新科技為抓手,以政府合作為牽引,必將促成香港更好實現戰略目標。

「走出去天地寬」。這是「一國兩制」賦予香港的優勢,也是香港實現蛻變應有的姿態。只要身段靈活、堅持改革、敢於突破,虛心學習和借鑒優秀經驗,香港就能夠在新安全格局中以創科帶動經濟轉型升級,為自身鋪就未來發展的康莊大道,更在由治及興的進程中,為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貢獻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