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力治 「一帶一路」專員
人才引領發展。香港是擁有5所世界百強大學的城市,是孕育人才的搖籃。作為「一帶一路」功能平台,香港育賢匯才,助力共建「一帶一路」人才庫,促進國家與世界的民心相通,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走深走實。這是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的實質工作之一,有助香港提升自身國際競爭力。
特區政府致力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多管齊下為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其中,特區政府積極推廣「留學香港」品牌。現時「一帶一路獎學金」每年提供150個名額,鼓勵「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學生來港升學。截至去年底,已有近700名來自49個「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受惠。在「一帶一路獎學金」及其他計劃的支援下,2023/24學年有超過4,000名來自「一帶一路」地區的學生來港就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課程。
助建多元化可持續人才庫
不少「一帶一路」青年來港留學後,發揮所長,為香港、內地以至「一帶一路」的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在創科領域,有來自巴基斯坦的青年在香港大學畢業後,留港創辦尖端技術公司,專注於交通人工智能,利用自身優勢,將其香港公司業務拓展到巴基斯坦,早前更隨香港特區政府代表團前往中東進一步拓展「一帶一路」市場業務。在金融領域,有來自馬來西亞的「一帶一路獎學金」得獎學生在港畢業後,善用香港作為世界領先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加入本地跨國銀行任職。在物流領域,有來自泰國的青年在港畢業後加入業務覆蓋泰國的香港國際物流公司一展所長,經過數年培訓後,現已被派往泰國協助公司拓展當地業務。
來自「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在港畢業後,往往與香港保持密切聯繫,構建有價值的國際網絡,對香港企業開拓海外市場,以及吸引國際企業投資香港都至關重要。去年11月,「一帶一路」辦公室舉辦人才資源主題講座,有超過80名來自商界、青年組織、大學的代表及「一帶一路」的學生和畢業生參加。講座上,一位在越南拓展業務的香港商界代表表示,香港企業需要更多從「一帶一路」國家來港就讀的學生,他們既熟悉香港的文化,懂得與香港企業溝通,又在自己的國家擁有經驗和人脈,是支持香港企業「走出去」不可多得的人才資源。特區政府亦推出措施,允許非本地學生在本港專上院校畢業後逗留兩年,方便他們在香港闖一番事業,助力香港建立多元化和可持續的人才庫。
搭建交流平台開拓新市場
此外,特區政府亦通過多項措施,全方位推動國際人才的交流合作。在2023年,共有約1,400名青年人參加「企業內地與海外暑期實習計劃」,實習地點包括「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截至2024年年底,有超過5,600名來自「一帶一路」國家的青年獲批工作假期簽證到訪香港。另外,香港通過舉辦青年節、組織青年網絡等,為「一帶一路」人才搭建交流平台,促進他們融入本地社區,成為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的重要基石。
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參與構建「一帶一路」人才庫,不僅集聚更多海外精英服務本地工商界,更是與內地及沿線國家以至更多地方共享人才。香港培育的「一帶一路」人才擁有多重文化優勢,他們既吸收了香港內聯外通的國際化格局,又精通熟悉多地語言和文化。「一帶一路」人才既可選擇留港落地生根,貢獻本地社會經濟,亦可選擇到內地或「一帶一路」市場發展,成為聯繫三地的靈活人才。本港企業應多聯絡本地高等院校,多留意這批在港人才,引為己用,以助力拓展「一帶一路」及其他海外市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