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宏立 理大工商管理博士、香港銀行學會會士、上市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
筆者在求學階段曾做過製衣廠收發,大學畢業後長期在金融業工作,獲得一個深刻的人生體驗:一個人如果基於自己的能力或成績而受到激勵、尊重,不但可以增強他面對社會和職埸的信心,亦可建立他自主獨立的心態。
受激勵可令人更投入工作
筆者最近看了林寶興博士(Michael)著《管理:從個人到團隊—知識與實務分享》一書,談到激勵的價值,甚有同感。其在香港品質保證局工作三十年,擔任總裁一職逾十載,是什麼激勵他在香港品質保證局更投入工作,他提到是幾位恩師的託付。
第一位是羅肇強博士,品質局的創辦主席。Michael至今仍記得他為保證局四處奔波,勞心勞力。大家一起吃飯時,羅博士總是帶着慈祥和藹的笑容。第二位是伍達倫博士,品質局的的名譽主席。伍博士帶Michael出席不同場合,而Michael一有空便和伍博士一起吃飯。伍博士總是鼓勵他、關心他的工作,又常常記:「年輕人需要多吃一些,才有氣力工作。」第三位是莫國和工程師,品質局的第三位主席,和Michael是師徒關係。Michael總不會忘記莫工程師對他的循循善誘及所講述的許多香港故事,徒弟們至今仍津津樂道。第四位是盧偉國議員博士,品質局的第四位主席。盧博士和Michael常一起在外考察遊歷。上述三位博士和工程師,對Michael及他的團隊的信任和支持,Michael於書中盡表感激之情。
筆者的中大校友張志忠,經多年努力,成為迪士尼大中華區的董事總經理。尊重的是張志忠的管理之道。他指揮團隊工作講求互相信任,無論職位多高,也要尊重他人感受,萬事先以對方價值觀去設想。
尊重下屬是領導力之關鍵
他表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難處,只要多想背後的情況,自然不會輕率批評他們。」尊重下屬,便能帶給團隊願景,感染員工發揮團隊的威力。
近日,筆者與一班校友到荃灣「如心園」參觀時,看到展覽館牆上有一句蠻有意義的話:「能將自己生命寄託在他人的記憶中,生命彷彿就加長了一些。」Michael、他的四位導師以及張志忠都是激勵別人、尊重下屬之好榜樣。筆者認為,管理之道,正是如此。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