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組織的2025「機遇灣區」主題採訪活動4月23日來到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了解最新發展成果。
●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運營公司港籍總經理莫偉軒。
●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區黨工委書記王守睿。
●前海睿思芯科研發的RISC-ll芯片的零部件來源已絕大部分實現國產替代。
●採訪團成員在了解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的「1510」新發展模式。

由中宣部組織的2025「機遇灣區」主題採訪活動4月23日來到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和深圳科技園北區,數十名來自央媒、港媒、省市媒體的記者參觀採訪了前海展示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以下簡稱夢工場)、前海科企、南山機器人企業和科企孵化器平台。作為港澳青年內地創業發展第一站的夢工場運營公司港籍總經理莫偉軒介紹,自夢工場推出新發展模式以來,短短8個月已有來自港澳台的400多家企業報名遴選入駐,其中153家通過了專家評審。這些企業的創業項目不少集中在戰略新興產業領域,主打瞄準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生命健康等領域,掀起一股在前海創新創業的熱潮。●文 / 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毛麗娟、李薇

莫偉軒表示,現在是「最壞的時候,也是最好的時候」,「壞」是因為美國打貿易戰,「好」是因為中國繼續深化對外開放,夢工場內的企業有了更多瞄準「國產替代」的機會。

他又說,夢工場接下來將走出國門去推介,去國際上尋找更多機會,引進更多有技術含量的項目和企業來大灣區發展。

去年深圳港資企業增5900家

截至到今年3月31日,夢工場累計孵化創業團隊1,450家,其中港澳台及國際團隊1,028家(香港團隊943家),共培育孵化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6家,專精特新企業18家,其中2家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指前海睿思芯科和前海手繪科技)。

在23日上午的「機遇灣區」主題採訪活動深圳情況介紹會上,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區黨工委書記王守睿表示,去年以來,深港澳合作更加緊密,去年香港在深投資企業新增近5,900家,澳門在深投資企業新增近90家;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持續推進市場准入、標準規則、專業資格等領域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去年5家券商機構入選全國首批「跨境理財通」試點,「港澳藥械通」試點目錄擴大至59種。

前海加強機制基礎軟硬聯通

在加強規則機制軟聯通方面。前海編製了我國首個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標準並成功「出海」,2家香港醫院通過認證,實現從「執行標準」到「制定標準」、「輸出標準」;香港建築師、港澳醫師等26類、1,066名專業人士在前海備案執業,其中建設領域58家香港專業機構、588位專業人士在前海備案,試點香港工程建設管理模式,實現與國際建設規則相銜接。在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方面,前海窮盡辦法降低港人到前海工作生活的時間成本、交通成本,開通港澳跨境巴士、接駁巴士、一站達專線等11條,加快推進港深西部鐵路規劃建設。

在參訪期間,採訪團成員每到一處不僅深入了解深圳科企的創新產品、創新策略,還紛紛上手沉浸式體驗「深圳產」各類智能終端設備,有和機器人握手的、有畫出物體形狀讓機器人猜猜看的,也有躺下來直接體驗世界上第一款全自動滾動按摩器的。記者們感嘆:「在深圳,『一天之內可以找齊上下游,三天之內就能做出新產品』所言非虛。」

中宣部港澳台新聞局局長張強期望,透過此次活動展現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成果,將「機遇灣區」、「機遇香港」、「機遇澳門」的名片擦得更亮。

【話你知】何謂「1510」發展模式

1 指前海堅持深港合作「一條主線」,構築「1元創新坊」高質量產業空間

5 指前海出資5億元組建夢工場基金,匯集香港五大高校創新資源

10 指匯聚「十大創新要素」,供給「10萬平方米產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