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Tesla周二(4月22日)公布的第一季度業績遠差過市場預期,淨收入按年大跌71%。行政總裁馬斯克表示,他計劃下月起大幅削減為總統特朗普政府工作的時間,專注處理Tesla業務。多間美媒指出,Tesla似乎間接承認馬斯克參政一定程度損害品牌聲譽,但車企業績下滑除受此影響,也與特朗普貿易政策混亂,以及與中國等車企對手競爭加劇有關。
馬斯克當天在業績電話會議上稱,「從5月開始,我分配給政府效率部(DOGE)的時間將大幅減少」。他表示每周會花一兩天時間處理政府事務,預計持續到特朗普的總統任期結束。Tesla公布業績時也暗示,「政治情緒的變化可能會在短期內,對公司產品需求產生重大影響。」
見歷來最大銷量跌幅
在電話會議前,Tesla公布今年第一季度業績,顯示淨收入為4.09億美元(約31.7億港元),總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9%,汽車業務收入按年下降20%。今年第一季度銷量創下Tesla歷來最大跌幅,也是近3年來最低季度銷量。
Tesla辯稱,收入下滑是因公司需更新4間汽車工廠生產線,生產熱門車型Model Y的升級版。馬斯克則將銷量下滑歸咎全球市場整體疲弱、消費者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堅稱Tesla長期發展前景強勁,「若沒有遇到宏觀問題,我們不會發現需求有任何減少。」
比亞迪今年銷量或爬頭
馬斯克認為,Tesla是受關稅影響最小的美國車企,擁有在中國、北美和歐洲的本地化供應鏈。他依然呼籲特朗普降低關稅,「關稅決定取決於美總統,我會給出建議。我多次公開表示降低關稅有利市場繁榮。我將繼續建議降低關稅,而非提高。」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指出,馬斯克聲稱經濟整體疲弱打擊銷量,不過Tesla不少競爭對手的電動汽車銷量依然逐步上升。例如中國車企比亞迪已連續數個季度在電動車銷量上領先Tesla,儘管比亞迪全年銷量與Tesla仍有差距,但依照現時趨勢,比亞迪今年銷量有望後來居上。
CNN認為,Tesla的困境並非全部源於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中扮演的角色,公司生產進度拖延、美政府朝令夕改的貿易政策,都是打擊銷量的潛在原因。美媒CNBC也指出,在自動駕駛的士市場落後的Tesla,需更努力在中國跟上競爭對手步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