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輝 立法會議員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
上周行政長官李家超舉辦專題座談會,與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就美國實施「對等關稅」交流意見,集思廣益應對美國貿易霸凌,團結各界分析和把握國際貿易新秩序的機遇。貿易戰雖然沒有硝煙,但實質上戰情非常激烈,香港無法置身事外,更不能手足無措。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展現出泱泱大國風範,不僅願意與其他國家攜手抗衡美國貿易霸凌,更善於在危機中尋找機遇。在國家帶領下,香港應沉着應戰,發揮好本分,積極扮演好「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角色。在對外策略上,特區政府需靈活應變;在內部發展上,應沉穩推進,以不變應萬變態度,按照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制定的策略,對內提升效能,對外爭取發展機遇,按部就班落實執行,持續推動香港發展,進一步鞏固競爭優勢。
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185個國家和地區開徵所謂「對等關稅」,為全球帶來極大震撼,金融市場首當其衝,不少投資者膽戰心驚。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及貿易中心,過去廿多日來難免受到衝擊,加上特朗普政策朝令夕改,市場難以預測前景,嚴重影響投資意慾。在這場波及全球的貿易戰中,香港實在無法獨善其身。
值得慶幸的是,中國對美國關稅措施早有籌謀,反制措施有條不紊地逐一推出,針對美國要害環節精準還擊,包括限制稀土出口、打擊特朗普票倉所在的農業和畜牧業等,足見中國應對美國極限施壓有強大底氣。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展現出泱泱大國風範,不僅願意與其他國家攜手抗衡美國貿易霸凌,更善於在危機中尋找機遇。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期出訪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三國,強化區域合作。此外,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及中歐投資協議有望進一步推進。中國正積極推動一個不依賴美國,但涵蓋歐洲、日韓及東南亞的經濟貿易圈,逐步構建更自主的國際經貿體系。
國家出色的應對手段,發揮定海神針的關鍵作用,香港應該處變不驚,穩步前行。在對外策略上,特區政府需靈活應變;在內部發展上,則應沉穩推進,以不變應萬變態度,按照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制定的策略,對內提升效能,對外爭取發展機遇,按部就班落實執行,持續推動香港發展,進一步鞏固競爭優勢。
推動廣泛應用人工智能
在提升內部效能方面,應該不遺餘力推動人工智能廣泛應用。去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強更特別強調,須「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並「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充分反映「人工智能+」已成為國家重點推動經濟戰略。
今年特區財政預算案亦把人工智能置於戰略核心位置。對人工智能領域的戰略投入絕不能是短期行為,而是為未來發展構建基礎設施的關鍵布局,更是本港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在推進人工智能應用的過程中,特區政府的引導作用至關重要。財政預算案提出,將加強公務員領袖的科技應用培訓。唯有以身作則,率先試用並深入理解人工智能,才能讓人工智能更廣泛在政府部門、工商界和社區應用,惠及更多市民。
財政預算案就人工智能推出了多項進取政策,但特區政府仍須制訂全面人工智能發展策略,以人工智能推動香港各方面落實改革,提升施政效率,以及推動私營機構提升經濟效益,推展新業務,為經濟增長帶來新動能。
強化內聯外通戰略功能
至於在對外爭取發展機遇方面,香港必須積極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及「全球南方」市場戰略,為中國與香港特區開拓更廣闊的商貿市場。據了解,李家超將再次出訪中東地區,致力開拓中東及東盟等新興市場,立法會議員應充分發揮橋樑作用,促進香港與國際間多領域合作。例如,近期筆者率領創科業界人士訪問印尼,與當地相關機構磋商,就創新科技項目探討兩地合作空間,為本地科研產業開拓新市場、創造新機遇。香港完全有能力發展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超級聯繫人」,進一步強化內聯外通戰略功能。
香港應更着力融入國家經濟內循環,透過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獨特優勢及自由貿易港功能,為國家引進優質國際商品。當前國家正全力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務求打通經濟循環堵點。香港必須完善各項配套措施,努力深度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體系,為促進經濟內循環貢獻力量。
貿易戰雖然沒有硝煙,但實質上戰情非常激烈,香港無法置身事外,更不能手足無措。在國家帶領下,香港應沉着應戰,發揮好本分,積極扮演好「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角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