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據路透社引述波音公司的數據顯示,波音手上尚有130個未完成訂單來自中國的航空公司和租賃。業內消息人士稱,在波音尚未公布買家的760多架未完成訂單中,很大一部分買家來自中國。

內地財經網報道稱,在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的關稅戰夾縫中,波音公司是受影響較大的公司,一方面是交付,另一方面是供應鏈。

「可以說,大家每次乘坐波音飛機出行,都有『中國製造』零部件的陪伴。」波音中國總裁柳青在2024年6月公開表示,波音在中國擁有35家以上直接供應商,他們參與着所有波音在產機型的製造,包括737、767、777和787夢想飛機。柳青說,波音在中國有超過50年的布局,在中國的業務每年對中國經濟的直接貢獻超過15億美元。在世界各地飛行的超過10,000架波音飛機上,都使用了中國製造的零部件和組件。

除了關稅對零部件和材料造成的直接成本,波音首席執行官凱利·奧特伯格(Kelly Ortberg)近日表示,他擔心關稅對波音供應鏈和波音出口能力的影響。財報顯示,2024年全年,波音公司收入665億美元,交付民用飛機348架,同比分別下降14%和34%,虧損118億美元,這是波音自2020年以來的最大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