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復活節假期有大批香港市民北上內地旅遊消費,體現了高鐵和港珠澳大橋等大型交通基建設施落成後,進一步便利和促進了兩地人民交往融合,亦展現出內地不同特色旅遊項目對港人的吸引力。與此同時,也有不少港人尤其是年輕人選擇留港參與不同飲食、體藝、節慶文化等活動提振本地消費,當中亦不乏內地和外國旅客身影。這種多元消費現象,充分反映出香港無論對本地市民或外地旅客都依然具備獨特魅力。未來,香港各界宜持續善用豐富多元的旅遊資源,借鑑內地的成功經驗,打造創新的旅遊體驗,推動市民留港「食、玩、買」的同時,亦吸引各地旅客來港消費,不僅要實現「香港無處不旅遊」,還要做到「香港無時不旅遊」。
這個復活節假期,入境處早前預計約有604萬人次經各海、陸、空管制站進出香港,包括香港居民及訪客。過去,日韓是香港市民在假期外遊的傳統熱門地方,近年受惠高鐵與港珠澳大橋等大型交通基建落成,大大縮短了港人北上交通時間,加上內地旅遊消費價格便宜、體驗模式創新及性價比高等特點,使其成為港人假期外遊新熱點。與此同時,香港在復活節假期亦趁機推出多元活動「吸客」。當中,民以食為天,除了有預計將吸引逾20萬人次參觀的「香港國際試食節暨優質食品博覽2025」,亦有大受歡迎的西九文化區咖啡節等飲食主題活動,不少參展商和檔主都表示人流及營業額均比預期好,需要密密補貨;由特區政府贊助的首個戶外清真美食節亦吸引不少本港市民和內地遊客,主辦單位也形容反應較預期好,有檔主更指過半是新顧客,帶動本地消費之餘亦能推廣穆斯林友善文化。
日前,行政長官李家超趁復活節假期到大澳落區與市民、遊客交談時,有英國美食博主向他盛讚香港是最佳的美食天堂。香港宜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透過各項大小飲食展覽及活動打造成為融合不同文化的美食之都,例如香港正積極開拓東南亞和中東市場,建設清真美食之都有助吸引更多穆斯林朋友來港旅遊、工作、升學,增進相互了解,從而深化合作交往,發揮香港作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橋樑作用。
除了飲食,香港在復活節假期亦有在啟德體育園舉辦的大型社區運動嘉年華,讓市民可以體驗欖球、劍道、花式劍球、飛索及繩網陣等平日較少接觸的體藝活動;香港科學節向公眾推廣科學精神和普及科學知識;也有極具傳統特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元朗十八鄉天后寶誕會景巡遊,更吸引了外國遊客特意延長留港時間前往觀看;以及在各區各式各樣富有新鮮感的特色市集等。
上述現象說明,無論是中國傳統節日抑或西方節慶,香港都熱鬧非凡,不乏繽紛多彩的活動和特色吸引市民在假期留港去參與享受,同時對內地以至外國遊客亦是極具吸引力。特區政府宜與業界共同發揮香港中西文化薈萃的優勢,參考各地經驗,為海內外不同群體受眾度身訂造精彩旅遊項目及產品,在利用好香港豐富且獨特的人文與自然旅遊資源及國際體育、音樂及文化盛事的同時,亦要以「無孔不入」之勢加強推廣宣傳,盡量讓香港市民知悉在假期時有什麼值得留港去體驗,也使內地和外國遊客了解香港有什麼在等待他們探索和發掘,令香港逐漸成為大家在假期以至平日閒時考慮旅遊的首選之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