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 宋清輝

內地今年經濟開局良好。4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5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報告,無疑為全球經濟派下定心丸。據初步核算數據顯示,一季度內地GDP達到318,758億元人民幣,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高達5.4%,不僅高於去年全年5%的增速,也超越了去年一季度5.3%的增長水平,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表現亮眼,位居前列。在當前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特別是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的大背景下,內地經濟所展現出的強大韌性和活力,向世界傳遞了中國經濟穩健前行的積極信號。

一季度,內地進出口數據表現超出預期,充分展現了外貿的強大韌性。在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劇、地緣政治衝突頻發以及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影響的複雜局面下,中國外貿依然實現了5.0%的同比增長,這充分體現了外貿體系的成熟度和抗風險能力。這既是中國外貿結構持續優化的體現,也反映了全球市場對「中國製造」依然存在的強勁需求。

「一帶一路」續成外貿增長動力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展現出蓬勃的生機。一季度,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高達5.5%,佔外貿總額的比重已接近50%。可以預見,隨着「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的提高以及貿易便利化措施的不斷落實,「一帶一路」將持續為中國外貿提供強勁而持久的增長動力。

內需方面,一季度內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7%,呈現出穩健的復甦態勢,這一增速符合預期,也充分展現了內地消費市場的韌性。尤為令人欣喜的是,一季度餐飲收入同比增長高達10.8%。餐飲行業的復甦對整體消費市場具有積極的帶動作用,它不僅直接貢獻了消費增長,更能夠有效帶動農產品、食品加工、物流配送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為消費市場的全面復甦注入強勁的生機與活力。

工業生產加速恢復助力穩經濟

此外,在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一季度數據中,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這組數據同樣值得高度關注。這有力地表明,內地工業生產正在加速恢復。在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深刻調整的背景下,中國製造業所展現出的強大韌性和完整的產業體系顯得尤為重要,有助於為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在我看來,內地一季度經濟數據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活力,中國經濟正蹄疾步穩,展現出強大的戰略定力和發展韌性,必將為全球經濟的穩定與繁榮貢獻更大的「中國力量」。

作者為經濟學家,著有《中國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