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度中華文化節已於4月7日舉行節目簡介會,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總經理(文化節目)倪淑儀在致詞中指中華文化節將為觀眾及旅客呈獻200多個文化藝術項目,包含結合傳統及創新的音樂、舞、詩畫、戲曲、粵劇電影等節目。大會播放本屆中華文化節的各項演出短片,簡介中華文化節定於6月13日正式開幕,並於4月至6月有前奏項目,另有多種演出及活動項目延伸至9月,其中自然少不了選自中國戲曲節的多個戲曲舞台劇種,有京劇、紹興劇、河南越調、粵劇、西安秦腔及昆劇等。
粵劇名伶阮兆輝、李龍、尹飛燕及譚穎倫當日出席簡介會,推介將在7月26日及27日於沙田大會堂演奏廳公演的南、北派舞台功架、排場的古老粵劇《三氣周瑜》和《長坂坡》。
阮兆輝是本港戲曲泰斗,近年在不同的平台,尤其學界推廣粵劇文化藝術,今次他為取材自《三國演義》的《三氣周瑜》和《長坂坡》任藝術總監,並聯同大老倌李龍、尹飛燕、溫玉瑜及青年演員譚穎倫等演繹三國群雄爭霸、鬥智,各展謀略的連串故事,劇中顯現傳統粵劇古腔唱做,南、北派戲台功架,袍甲大戲演藝。
于魁智李勝素6月來港演出
中國戲曲演出項目,不可或缺自然要數京劇,今屆中華文化節的開幕節目是6月20日至22日由中國國家京劇院——著名京劇藝術家于魁智和李勝素帶領一眾優秀京劇院演員展演的3場新編劇及瑰寶︰《納土歸宋》《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白蛇傳》。
另一種比較少來港的地方戲曲——河南越調,由河南省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申」派承傳人、梅花獎得主申小梅主演氣勢恢宏的正裝戲《收姜維》及悲喜交織的外裝戲《李天保娶親》,演期排在6月27日及28日在香港大會堂劇院公演。
紹興小百花越劇團7月來港
而最受香港觀眾歡迎的紹興小百花越劇團也定於7月18日至20日在葵青劇院為大家帶來《孔雀東南飛》《沉香扇》《穆桂英掛帥》。由文武全才、二度梅實力派偶像演員吳鳳花聯同吳素英、陳飛、于偉萍等合演。
昆劇被譽為「百戲之母」,於海外內享負盛名的「浙江京昆藝術中心」之「昆劇團」今次來港,將於8月15日至17日假高山劇場新翼演藝廳公演,由劇團國家級演員項衛東、胡𡞲、鮑晨等合演經典名劇《十五貫》、《獅吼記》及折子戲專場《南柯記·瑤台》《吟風閣·罷宴》《紅梨記·亭會》《浣紗記·寄子》《雷峰塔·水鬥》。
而戲曲節目的延伸活動,還包括多個由各地方戲曲的主要演員擔任講者的免費講座,公眾可登入中華文化節中國戲曲節網留座。 ●文︰岑美華 劇照︰中華文化節提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