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團走訪香港理工大學大亞灣技術創新研究院。(盧靜怡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盧靜怡 惠州報道)在深圳坪山以東、不足10公里的大亞灣科技創新園,一座科研大樓前掛着醒目的香港理工大學的標誌。這正是香港理工大學與惠州市合作設立的技術創新研究院所在地。17日下午,「同心築夢・共謀發展」 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第三場聯合採訪活動採訪團來到本次行程的最後一座城市惠州,首站走訪了香港理工大學大亞灣技術創新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學大亞灣技術創新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棟棟告訴記者,研究院下設四大研究中心,隨着AI的火爆,目前正在籌劃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預計將在不久後落地,將以「AI+產業」為核心方向服務本地發展。

採訪團走訪了香港理工大學大亞灣技術創新研究院。(盧靜怡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展示區陳列着多種柔性儲能器件、高性能陶瓷材料以及用於顯色成像的玻璃產品等。這些成果將直接對接當地石化、新能源與智能製造企業,實現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香港理工大學大亞灣技術創新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棟棟。(盧靜怡攝)

陳棟棟介紹,大亞灣研究院從構想到落地僅歷時5個月,效率之高前所未有。研究院落地不到一年,已成為理大內地布局中發展最快的研究院,被校方視為「金牌合作」的典範。他指,研究院核心研發團隊多數由香港理工大學校本部派遣,包括多位教授及其博士研究生。其中各研究中心主任、副主任也多由理大講席教授親自擔綱,幫助惠州打造本地化科研梯隊。

研究院目前下設四大研究中心,涵蓋新材料與新能源、綠色化學與可持續催化、綠色與智能製造、空間計算與影像四大方向,陳棟棟透露,研究院正在籌劃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預計將在不久後落地。

相關閱讀:

粵港澳媒體灣區行丨直擊深圳十五運場館:智能導航解決「找位難」問題 「潮汐」廁所動態調整男女廁比例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