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 C原來位於葵涌宏達工業中心的辦公地址重門深鎖。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 攝
●Channel C幕後金主陳智行去年被貼大字報追債。 網上圖片

Channel C幕後金主陳智行涉嫌詐騙政府貸款,揭發其營運公司資金來往有蠱惑。多年來,圍繞Channel C的醜聞不斷,包括頻傳財困和拖糧,被前員工質疑財務不透明,更被社會質疑不務正業,表面上發布生活時事資訊,惟暗地裏以「軟對抗」方式煽動仇恨、分化社會,因其資金運作不明,又捲入詐騙案被揭「混賬」,加上被讀者唾棄,其前景堪虞,可謂咎由自取。

網媒Channel C於2021年7月創立,並招攬停刊的《蘋果日報》記者作班底,以藝園媒體製作有限公司(Artview Media Production Limited)名稱經營,多年來頻傳財困及陷入輿論質疑中。

2023年中,Channel C傳出財困,香港記者協會前主席兼Channel C多媒體製作主任陳朗昇與另外幾名員工開直播宣布「告急」,要求支持者課金,稱一直為Channel C提供財政支援的「有心人」通知,由於出現經濟壓力,無法繼續作出財政上支持,Channel C須在一個月內自負盈虧,否則將在短期內結束營運。在直播「告急」的3天後,Channel C已收到700多萬元訂閱費。

早前有媒體披露Channel C不僅拖欠員工薪資及將員工解僱,管理層更把籌得及本應用於營運的資源,挪作己用。報道指,有Channel C前員工於網上發文控訴被欠薪,亦有前員工向勞工處報案追討欠薪。據當時的內部員工反映,公司每月運營開支約60萬元,但收入與貸款共計逾千萬元卻不知去向,又質疑公司內部財務混亂,老闆陳智行早前經營的物流公司也存在諸多問題,陳智行甚至被貼街招追債。

「軟對抗」老手 生活時事掩飾煽仇帶節奏

除了財務問題,Channel C還被質疑不務正業,表面上發布生活時事資訊,惟陰陽怪氣以「軟對抗」方式煽動仇恨,包括抹黑特區政府政策、刻意醜化官員和執法人員形象,挑撥內地和香港矛盾及分化社會,導致其公信力受損,讀者群持續萎縮。

2022年2月,時任記協主席的陳朗昇被揭發背妻嫖妓後,仍繼續以記者身份出任記協主席,可見Channel C已變身「後蘋果」反中媒體大本營。2025年4月12日 ,Channel C引用路透社不實報道,造謠指民主黨高層被北京「威脅」解散。近日在關稅戰報道中,又嘲諷李家超及特區政府官員。2025年4月9日,Channel 又借「黃牛黨」事件,故意將矛頭指向內地遊客。

Channel C的報道亦被批評譁眾取寵及違反專業操守。2022年,元朗朗屏邨業主大會相關報道中,當時身為Channel C副採訪主任的陳朗昇,利用記協主席及自身媒體身份進入現場。他罔顧事實,肆意抹黑朗屏邨現屆法團及管理委員會,更在報道時片面截取信息,誇大所謂「問題」,煽動居民不滿情緒,試圖影響會議表決結果。

在疫情期間,Channel C為了製造話題和「吸睛」,故意截取一些醫院的局部畫面,聲稱醫療資源嚴重不足,病人得不到妥善救治,並沒有全面客觀地呈現香港抗疫的整體情況,而是通過片面的信息誤導公眾,引發社會恐慌,給抗疫工作帶來了負面影響。

●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