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茵 高力香港研究部及零售顧問主管
回顧2025年首季,香港商業房地產成交表現淡靜,整體成交額僅錄得63億元,按季下跌36%,惟按年相比則上升11%,相信主要受到農曆新年長假期及環球利率走勢未明朗的影響。首季成交主要受細金額交易推動,其中41%的交易為銀主盤,而酒店資產,則最受投資者歡迎,錄得超過28億元成交額,佔整體45%。
商業用地停售 支持供需平衡
高力早前發布的《高力市場報告 | 2025年第一季度》,指出甲級寫字樓方面,隨着各區大型寫字樓接近竣工,增加供應,加上經濟形勢不明朗,企業對業務擴張採取觀望態度,以及成本優化策略持續下,3月份香港寫字樓空置率達到17.5%,較去年年底增長0.7%,因而繼續對租金加重下調壓力,整體每呎租金為47.2元,按季稍微下行3%。首季甲廈的主要租務成交,以4,000平方呎以下的中小型辦公室為主,佔整體的65%。展望2025年的整體甲級寫字樓租金仍有8%-10%的下調空間,不過長遠而言,特區政府本年停售商業用地的決定,有利於中長期穩定供需平衡。
電商實體店擴張 租務需求旺
零售業銷貨總額,本年首兩個月與去年對比下降7.8%,主要由於珠寶及腕錶銷售方面錄得15.8%的明顯減幅。不過隨着香港盛事經濟的發展方向,加上啟德體育園的開幕,香港接連舉辦多個國際級體育及文娛盛事,刺激旅遊及本土消費下,核心區的一線街舖租金按年持續有2.6%的增長,店舖空置率亦按年下降0.6%,預測全年核心區域零售店租金有1.5%增幅。值得一提的是,隨着電商銷售普及,線下零售店的功能有轉型作品牌體驗店趨勢,面積介乎1,500-2,000平方呎的店面成為主要的租務需求。
工廈業主料願提供更多優惠
工廈市場活動均以遷移或續約談判為主,並因為行業內的保守取態,相關物業業主需提供更大的租務誘因以挽留客戶,驅使工業用途大廈或用地租金上季按年錄得5.7%的下調,並預計潛在的貿易不確定性將在本年延續,估計工業樓面的整體租金將有4%的下調空間。
展望2025年來季的香港商業房地產投資氣氛會逐漸回暖,驅動因素包括利率有可能在年中下調的預期,將有效地減輕投資者的融資成本;另一方面,本年銀行及財務機構的「銀主盤」或「按揭物業」的推售節奏加快,相宜的價格亦吸引具實力的投資者「趁低吸納」的入市誘因;加上特區政府積極推動政府的教育品牌,漸見成效,也使教育中心、專才學府和私人投資者,因應急速增長的行業需求及潛力,造就相關的房地產投資成為成交的主要動力。最後,近來美國貿易保護的關稅政策存在不確定性,也可能造成投資者對房地產投資的信心傾向觀望態度的潛在因素。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